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大众化教育视野下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摘要】中医学是世界上唯一从古到今没有中断过的一门学科,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对大众化教育视野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医;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经过五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已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在医疗、教学、科研、产业、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传承中医药知识

    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存在诸多弊端,在大众化教育的今天更为凸显。

    1当前中医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伴随着扩招,中医教育所延用的统一化、同一规格层次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与挑战,使得扩招以来的人才培养质量滑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当前,我

    国中医人才培养正面临着诸多困难。

    11经典教学薄弱.中医特色缺失

        纵观当前中医高等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普遍存在的一个比较突  的问题,就是中医经典教学薄弱,中医特色不明显。从课程设置来看,《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

    略》、《温病学》巾医最著名的四大经典课程均为必修课,但其他的中医著作如《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很少涉及;从课时数上来看,4门经典课程各

    开设一个学期,目前课时仅为5472学时;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来看,经典课教学中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己背诵、阅读、理解引导不够,结合实践能力较弱。这就导致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不全面、中医基本理论掌握不牢固,中医特色明显缺失。

    12西化较严重

        中西医学由于其科学范式的差异。在没有完成其范式融合和“基因”重组前,二者的本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近代来的中医教育从办学宗旨到课程设置都明显烙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印迹,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沿袭并强化了这一倾向121,这就导致中医院校在开设中医专业的实践当中,明显受到西医的影响。历经中学阶段现代科学学习的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医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得中医思维难以建立.加之医疗市场利益驱动,导致强势文化的西医逐渐盖住了中医.学生更注重西医课程的学习,呈现了严重的西医化。

    13临床实践水平不高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尤其是中医学,从产生之日起,就把跟随师傅门诊、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作为中医教育的关键,“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

    床”已成为中医培养的共识。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中医专业学生成倍增长,师资、实验实训巾心、见习实习基地等各类教育资源却没有同步增加,受这些条件的限制,学生跟

    师学习、积累临床经验的实践动手操作机会大大减少;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课程选择与组织不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对知识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加之管理未理顺等因素,导致培养的学生临床实践水平不高、不会看病,人才培养质量滑坡。

    14科技创新能力不高

        中医学科本身的特色,如中医注重经验积累,其望闻问切、中医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都不是机器、西医药所能替代的,这是中医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正是这些特点和优

    势.也是导致中医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能力不高的致命弱点  而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吸纳了现代人文科技、西医课程体系,注重中医人的现代思维与科技技术的培养,但是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欠准确,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教学理念与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中医人才培养的科技创新能力不高,难以与时俱进。

    2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考

        扩招后.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但多数中医院校的教育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其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大众化时期主要应该培养的是应用型而不是精英型的人才[3l。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面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思想都要尽快转型,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众化教育。结合实

    际.笔者做如下探讨:

    21分类人才培养.明确培养目标【

        中医药院校大部分都是地方性本科高等院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培养,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及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使学生既有将理

    论转化为临床技能的能力,又有应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临床技能,也要有一定的管理、专业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知识

    及能力:还要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不仅具有胜任医学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应用现代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发展中医的能力[5-6]

    2. 2强化经典著作学习.增加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课

       强化经典著作学习,增加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课。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渊源。回顾历代名医的成才之路.中医经典著作的深入学习是绝大部分名医成才之本。所以应强化经典著作的诵读,相应增加课时。同时在经典与临床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强调中医经典著作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增加经典的临床实践课,要求学生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经典指导临床,继而通过临床实践去体悟中医经典著作的精髓。同时加强教师临证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上临床,建立教师临床机制;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23增加人文选修课程.务实传统文化功底

        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秀才学医,笼里捉鸡”,这虽是一句俗语,但却反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中医学是建立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主流哲

    学的宇宙论、辩证思维一脉相承。只有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才可能建立起很好的中医思维。另外中医典籍多为生涩的古文,只有具有良好的古文功底.才能读懂领会中医典籍的含义,继而运用于临床。因此古代无缘跨上仕途的穷秀才们为了谋生转而学医,很快就能够人门,成为不错的医生。今天现代中医的培育也必须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积淀

    2. 4优化中西课程设置,强化中医诊疗思维

        对学习中医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西医学基础理论、临床技能知识也是必须的。但是,在课程设置上。中医学专业必须以中医课程为主,应遵循“先中后西、中西结合”原则,突

    出中医特色,“先中后西”以利于建立中西医诊疗思维为原则;“中西结合”以加强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学新生历经中学现代知识体系训练,易于接受西医观念,形成一种西式认知思维范式.建立了先人为主的西式思维,便难以认同和理解中医药独有的学术思想与思维方式,因而很难学习、领悟中医学的知识精髓,更不可能运用中医药的学术语言进行知识创新和临床实践。因此在中西医课程设置上坚持“先中后西”的原则。恰当处理好中西医课程比例,以强化中医思维的建立。

    25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疗效,疗效是判断中医科学性的关键.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 。只要有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能够发挥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中医,中医才可以持续传承。可以说,临床实践是中医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一是要增加临床实践课程比例,增加学时,增加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二是改革临床教学模式,后期教学、临床课程教学要与临床医院形成良性互动;三加强对临床课程教师的培训考核,提高教师的临床带教能力;四是加强对中医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建立新的见习、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管理,缓解当前见习、实习基地紧张的状况。

    2. 6注重现代技术运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医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的关键是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中医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要及时注入现代科学技术新思维、新认识、新技术。通过学习运用新知识,舍弃中医理论中过于直观、猜测的东西,增加科学的、实证性的新内涵。为了培养适应现代要求的中医人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设置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基础课,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②注重科学思维和方法论的教育,增加科学思维方式、科技与学术发展史、科研思路与方法等课程。提高科研与创新意识;③增设现代技术选修课,优化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研究,增大经费投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扶持大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

    27深化中医教材改革,丰富教学手段

        加强教材建设,深入研究,改变中医“中医理论难懂,中医书难读”的困境,开展直观教学研究,根据中医学学科规律,适时合理地配用直观教学模具及辅助手段,展现出传统教材、传统课堂上难以实现的阳性体征、特征和语言上难以表述清楚的抽象理论和感觉,运用直观教学强化了中医辨证思维,打破中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境,提高了教学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中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中医事业接班人,需要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进一步明确中医人才培养目标,实行分类人才培养;强化经典著作学习,增加经典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课;增加人文选修课程,夯实传统文化功底:优化中西课程设置,强化中医诊疗思维;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水平;注重运用现代技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深化中医教材改革,丰富教学手段,改

    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办法[81,提升中医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中医人才的培养是满足卫生市场需求和大众化教育社会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进步与发展的真正希望所在。

    结语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是一种科学和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直观性教学是指通过言语直观、多媒体技术、模象直观、实物直观以及

    实践直观等途径或手段进行教学,是时下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嗍。而传统教学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教师往往采取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方法

    法,如满堂灌、超纲授课等,最终导致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可见通过直观性教学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快

    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直观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在医学相关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直观教学法一直受到各门课程教学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中药学。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