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传染病学教育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传染病学教育
【摘要】 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传染性疾病防控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军队传染病学教育要立足军事医学发展,结合战时和平时传染病防控、救治需要,从本土重大传染病防治和教育出发,以核心传染病专科建设为载体,以培养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传染病学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不懈走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 传染病学 教育国际化 全球化 医学教育
随着第四军医大学精品战略的深人实施和迈向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步伐加快,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培养适应世界军事变革和国家军队发展需求的一流医学人才,学校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未来1 0年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考。在这一背景下,对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
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传染病学专门人才,这种人才能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在传染性疾病全球防控和本土防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特征应包含四个层次内容l l j:①综合化: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的内容应更加丰富、空问更为宽广、活动方式更为多样、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②本土化: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不是要去本土化、去民族化,必须与本国国情结合,立足于本国传染病流行特点,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传染病研究和教育优势,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特点
和学术进展,坚持创新,力求个l生化发展。③组织化:必须依托高等教育组织,建立并发展重点单位,在传染病教育和研究方面起到领头和输出作用。④网络化:传染病全球及国家防控体系的建立和日趋完善要求传染病学教育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实施网络化
2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是传染病防控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1传染病全球化蔓延要求传染病学教育必须国际化
当今世界人类高度相互依存。从艾滋病到S A R S,从禽流感到甲型H 1 N 1流感,这些传染病从一个国家到全球各大洲的迅速蔓延已经证明,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几乎最终都会波及到所有的国家。所以,要有效地应对传染病就需要全球性的合作,这体现在对疾病研究成果的及时公布与共享,必需医疗物资的全球共享等同。面对着科研成果的共享、信息平台的开放、全球防控合作的日益加强,就需要有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传染病学专业人才。培养这些专门人才是传染病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传染病教育课程内容和设置需要具备国际化内容,使之适应传染病蔓延和传染病防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传染病研究发展的需求。
2.2我国传染病防控现状要求传染病学教育必须国际化
传染病防控仍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对我国人民健康和社会和谐影响重大,但无论从研究投入还是国民的健康意识程度,和发达国家均难以相提并论。归根结底是对传染病教育和传染病防控不重视的缘故。2 0 0 3年S A R S事件是从国家层面由上到下的对传染病防控意义认识改观的一道的分水岭。S A R S之前,中国许多公立医院传染科面临着拆分、关闭的窘境,传染科几近穷途末路,何谈教育国际化;S A R S之后,从国家层面上再次重视了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问题。经历了S A R S风暴和席卷全球的甲型H 1 N 1流感,目睹着艾滋病在中国的从无到有、从高危人群到一般人群的逐步蔓延,遭受着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病对国人健康的侵扰,传染病学教育理应得到社会的更广泛关注,并应扩大传染病学教育受众对象,向大众普及宣传传染病防控最新、前沿知识,以国际化、本土化的眼光办教育。
2.3军事医学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要求传染病教育必须国际化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活动日趋频繁,作为生物武器的细菌和病毒及其所致传染病对人类的潜在威胁日益严重。生物战剂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有7 0多种,属于烈性的生物战剂有2 0多种。在人类历史上流行过的诸多烈性传染病如:天花、霍乱、鼠疫等等,都是潜在的可以作为武器加以应用的微生物[8 1。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仍不能忽视各种战争危机的存在。生物武器已经成为2 1世纪国家安全所面临的新威胁和新挑战,生物国防意识的建立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和必要性。可以说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生物武器的发展,但反过来说目前反恐战争更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力量来战胜各种病魔。这就要求军事医学院校的传染病学教育应加强可能用于生物战剂的微生物的研究和教育,从而确保有足够专门人才能应对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
另一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但承担着战时保家卫国的使命,在地震、海啸、洪涝、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仍是抢险救灾、治病救人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确保灾后无大疫也是我军后勤的重大使命之一。面对着近年来一系列突发事件,我们应认识到传染病学教育对培养战时和平时传染病学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世界军事医学研究的先进经验、方法、成果和理念,进行集成再创新,发展军事斗争、医学救援急需的传染病学理论、技术,才能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2 0 0 9年“卫勤使命一2 0 0 9”演习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演兵力和装备最多、要素最全的一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综合演习,其中的传染病防控环节也是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典型实例。3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的实现方法与途径
3.1制定学科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面对传染病学教育发展的滞后,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必然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喊的是教育国际化口号,做的是“闭门化”的事情;更不能简单理解为,会英语、留过“洋”就是国际化。而是要按照教育国际化理念要求,结合国情、军情、校情和科室情况,科学地进行规划设计,要对师资队伍、出国留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作出通盘考虑,做到规划有序、分步实施。譬如说,本单位在学科建设方面,打破“小”而“散”的观念,着眼军队和国家传染病防控需要,教学科研围绕着军队和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展开,以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为三大支柱,以危重症传染病救治为方向,努医学教育探索2 0 1 0年l 0月第9卷第1 0期R e s e a r c h e s i n M 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O c t o b e r 2 0 1 0,V o 1.9,N o.1 0力打造传染病专科的航母。在人员出国留学方面,不是大面积、集中式的,而是有计划、按需求、分步实施。从上世纪9 O年代后期至今,我科已有4人长期留学归国,3人正在美国留学。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学科与美国哈佛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十一五”以来,有计划地每年选派2人次出国学习培训,建立广泛的国际间交流和合作关系,并发挥外籍客座教授的桥梁、指导作用,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临床科研复合型”人才队伍。
3.2立足于本土化需求,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要结合本国、本地区传染病防控、救治需要,而不是盲目追随国外,必须始终立足民族的、本土的优秀成果,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发现、以更高远的视角去审视、以更严肃的态度去面对、以更理智的眼光去甄别,站在高处,胸怀全球,把国内外、军内外、校内外一切先进优秀的教育理念、方式、成果,有选择地“拿来”并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把我们的先进成果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传扬出去,在国际上发出中国人的声音,确立在某一传染病学领域的核心地位。真正的国际化,是全面吸收中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从而培育出具备国际化知行能力的高端人才,通过他们的努力与沟通,最终使我们能够以平等的姿态,积极融人世界文化教育发展的主流,不断发展自己、强大自己。
面对我国乙型肝炎高流行、艾滋病蔓延和肾综合征出血热局部流行的现状,结合本地区、本校实际情况,学科制订了积极的国际合作策略。一方面通过对外邀请讲学、国际合作研究积极引进相关领域的国际优秀人才,如“十一五”以来,我科先后邀请1 0余位国外学者来医院进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科室鼓励成员积极参加国际会议,做大会发言,一方面把我单位先进成果介绍出去,另一方面积极获取国际先进信息。近年来,我科先后有2 0余人次国
外参加国际会议,多人在国际大会上发言。
3.3以“规模化”理念培育传染病
专科传染病学教育的国际化必须以相应的科室发展为载体。目前国内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5个传染病国家级重点学科,分处东部、西北、西南等不同地域。为实现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应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带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传染病学教育。本学科为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国家级重点学科,现有正、副教授1 5人,拥有呼吸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机、人工肝治疗仪、肝纤维化扫描仪、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先进临床、科研设备,承担第四军医大学不同层次的传染病学教学任务。近年来提出“传染病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新思路,其主要改革措施已在学校全面推广。在研究生教学中,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能型人材,迄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 0 0余名。为实践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理念,我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发挥医疗特色,现已建立唐都医院肝病中心、国家艾滋病救治培训中心,计划建立感染危重症救治中心,以此建设集医教研为一体的规模化的传染病诊疗中心,使之成为培养国家传染病学专门人才的摇篮,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基地。
传染病学教育国际化是在教育国际化大命题下首次提出的,本文仅就其内涵、必要性及实现方法等要素进行了初步阐述,这一命题仍需国内学者结合本单位的传染病专科的学科建设及传染病学的教学改革实践作研究、探讨,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传染病学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