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疑难病杂志简介 疑难病杂志稿约 | |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 | |
上传时间: 2013-10-25 08:52:10 |
期刊简介
《疑难病杂志》是目前国内惟一报道疑难病症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 期刊” ,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等国内、外重要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3-1316/R,ISSN 1671-6450。 本刊由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担任名誉总编辑,吴咸中、陈可冀、王正国、王永炎、张运、李春岩、张伯礼、邱蔚六、郭应禄等院士担任顾问,吴以岭教授担任编委会总编辑,包括2位美籍专家在内的46名知名医学家担任编委。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开放式、多方位的学术交流,加速医学科技进步和发展;坚持“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相结合,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架桥铺路;坚持“创新”、“实用”的办刊宗旨,着力报道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在诊疗各种疑难病、罕少见病及各种难诊难治病症的新理论、新成果、新进展、新疗法、新药物、新经验,真正做到“引导潮流、荟萃精华、贴近临床、服务读者”。本辟有专家笔谈、论著、临床研究、络病论坛、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粹、释疑解难、继续教育等特色栏目,本刊面向全国各级医疗、教育、研究机构的医学专业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和继续教育的良师益友。欢迎赐稿,欢迎征订。
主要栏目
专家笔谈、疑难病研究、罕少见病例、误诊误治分析、疑难病例(理)讨论、名医精萃、释疑解难、继续教育
投稿须知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 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病例报告、技术交流等一般不超过1 5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来稿要求为打印稿或手写稿,复印件必须清晰。照片必须提供原始照片,不能用复印件。文稿应用双倍行距打印,或300、400字方格稿纸楷书书写。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誊清后仔细校对全文,对药名、剂量、数据必须认真核实。
4.来稿首页请标明与编辑部联系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
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免收论文版面费。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6.本刊为具有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审通道',提供快速同行审稿。作者如果希望来稿进入'快审通道',请提供有关证据。
7.作者在未接到本刊回执后满2个月末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视为退稿。本刊不退文稿,请作者自留底稿,但原始照片将寄还作者。
8.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首页须注明稿件编号。修改稿逾1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9.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
二、撰稿要求
1.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题名页。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和邮政编码脚注于论文题名页;整理者姓名列于文末;协作组成员在文后、参考文献前一一列出。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3.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300~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汉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引“*”,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iong,et al.*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jing 100034,China
4.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本医学主题词表(MeSH)和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图书情报中心编《中医药主题词表》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惯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5.医学名词: 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6.缩略语:题名一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篇文章内一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7.图表: 每幅图、表应有言简意赅的题目。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若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F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合理安排纵表的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一位。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cm,通栏图不超过17.O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线条图可墨绘在白纸上,或用制图软件绘制,后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辩认出系何人的部位。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但是人体压力值(如血压、眼压、中心静脉压等)的计量单位仍使用mmHg或cmH2O,首次使用时注明与千帕(kPa)的换算系数。
9.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1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样本的算术均数、标准差、标准误、t检验、相关系数、q值分别用英文小写x、s、Sx、t、r、q;中位数、F检验、变异系数分别用英文大写M、F、CV;卡方检验、自由度分别用希文小写χ2、υ。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
11.致谢: 置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用于对参与部分工作、提供技术性帮助和工作方便、给予指导但尚达不到作者资格者,以及提供资助的团体或个人表示感谢。文字力求简炼,评价得当,并应征得被致谢者本人同意。
12.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参考文献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过3名时,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