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2lL-6IL8IL-10)表达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EusA检测15例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亚临床排斥反应组)血清细胞因子,并与23例无排斥反应患者(无排斥反应组)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4个月肾移植患者血清IL-2IL石、IL8IL1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IL_6IL-8IL-lO与正常对照组和无排斥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亚临床排斥反应组于预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正常值,其中IL6lL-8IL-lO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术后IL·10IL_6IL-8的动态检测,对于及早发现亚临床排斥反应和干预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细胞因子;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同种异体

    【中图分类号]R3921l [文献标识码]B

    肾移植术己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肾移植术后仍有23%的患者至少发生一次排斥反应,其中有超过50%是亚临床排斥反应。亚临床排斥反应前移植肾活检是诊断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的金标准…,但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移植肾破裂等;而影像学诊断和生化指标虽可作为参考,但其改变时往往已经发生了排斥反应,不利于早期诊断。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非创性检查手段一直是肾移植领域的研究课题。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由机体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等分泌的低分子量多肤。异体器官移植后细胞因子变化近几年来已经有较多的报道,它们与机体对肾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有一定相关,当异体移植物进入机体后,移植物HLA抗原致敏机体免疫细胞,激活的免疫细胞通过识别移植物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进而引起免疫排斥反应[2j。近年来,我们观察了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IL名、IL-10的表达和细胞因子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肾移植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6Ol伽一02在我院首次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38例,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术前无骨髓抑制及明确胃肠道疾病;供、受者血型相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cDc)<10%;群体反应性抗体(PRA)<10%;6位点HLA配型错配≤3H1;患者在术后2周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年以上;未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排除急性肾小管坏死、环抱素A肾中毒、感染和外科并发症。将38例人选患者分为亚临床排斥组和无排斥组。亚临床排斥组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63±113)岁;无排斥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平均年龄(372±96)岁。选择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平均年龄(361±112)岁。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亚临床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 ①临床诊断:患者无发热、肾区疼痛、血压升高、尿少等临床症状,即无明显临床症状,cr正常或上升不超过正常基础值的lO%;②B超诊断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076,动脉搏动指数(PI)>17为诊断亚临床排斥反应的阳性指标;③病理诊断标准:移植物活检Ban仃病理分型属I型排斥反应,即肾小管间质有单核细胞浸润,浸润细胞<4个/小管切面),和/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低于50%,而肾内血管未累及。

    14亚临床排斥反应干预治疗 随访期间发生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患者经甲泼尼龙(起始剂量l gd,以后O5 gd,总共不超过25 gd)冲击治疗35 d;将免疫抑制剂方案csA+MMF+Pred改为FI(506(它克莫司)+MMF+Pred,停服csA24 h后开始服用Fl(506,起始剂量为00801 mg(kg·d),早晚餐后2 h口服,服药3 d后测其谷值浓度,要求其血药浓度维持在55LMMFP涮用法用量同免疫抑制剂方案。

    15 实验方法正常对照组采血1次,无排斥组在随访时常规采集,亚l临床排斥组跟踪监测。采集5 rIIL空腹血样置窒温30n3 000 rmin离心lO miⅡ分离血清,采用EusA测定IMIL-6IL8ILlO浓度。

    16随访观察术后4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5个月后每2周随访1次,以后随访时间间隔酌情延长。首次出现亚临床排斥反应的患者住院治疗,出院后每2周随访1次,以后随访时间间隔酌情延长。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l15年。密切观察24 h尿量、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c8An(506浓度、移植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移植肾穿刺活检等。对各种并发症、感染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情况调整治疗。.7统计学分析所有参数均采用i±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f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l3O统计分析软件,P.晒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肾移植患者术后4个月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结果38例患者在行肾移植术后住院时间为34个月,平均31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时患者BUNcrCfuP均正常。术后4个月肾移植患者血清硼L_2IL-6I埔、IklO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亚l临床排斥组¨、蚴、II广10与正常对照组和无排斥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22亚临床排斥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检测结果

    15例亚l临床排斥患者均在术后4个月康复出院后出现亚临床排斥反应,经干预后1个月测定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干预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均达到正常值,其中IL6IL{IL10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2)

    3讨论

    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在肾移植术后是常见的,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反应症状轻,但如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发展为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有研究显示,由排斥反应导致的慢性移植物肾病(CAN)主要与排斥反应的类型、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关,特别是进行性的肾功能恶化主要与持续的亚临床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有关p]。但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亚临床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不明显,隐蔽性强,但通过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监测,可发现其相关证据"J。本研究中发现15例亚临床排斥患者和23例无排斥患者术后4个月细胞因子IL2IL6IL-8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术后患者虽然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其免疫功能仍处于激活状态。

    IL-6具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对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均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可引导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并诱导其脱颗粒和呼吸暴发,通过释放活性介质,引起肾脏急性炎症损伤5。本次研究中IL石与IL名在亚临床排斥组中显著高于无排斥组,因此,IL-6IL-8作为炎症因子在亚临床排斥反应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排斥反应发生时,抗原递呈细胞识别外来抗原,经信号传递及Th细胞分泌IL{IL石、IL2TNF-a等多种细胞因子,细胞毒性细胞、单核细胞活化,诱导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对靶器管进行免疫攻击,如不能使排斥反应逆转,最终导致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6]。因此在肾移植术后患者随访过程中,IL6IL-8水平的动态观察对监测排斥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应引起临床重视。

    有研究显示,肾移植受者IL-10基因型与排斥反应发生有关,高基因分泌型移植受者术后易发生排斥反应[7]IL10高基因分泌型移植受者术后用高剂量CsA抗排可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而低基因分泌型移植受者没必要使用高剂量的CsA。本研究发现肾移植术后随访期IL1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肾功能一直维持正常水平,这可能与IL10的抑制作用或诱导的免疫耐受有关。IL10的变化与亚临床排斥反应的进程密切相关:发生排斥反应时IL10显著升高,经干预治疗后,激剧下降至稳定水平。据此推测IL10可能在肾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TH1TH2他细胞的功能处于动态平衡中。在同种异体移植受者体内,当THI细胞功能上调而,TH2细胞功能下调时,会启动排斥反应。因此,有人提出通过检测THI型细胞因子如:IL-2TNF-aIFN-y等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IL-5IL-6IL-9IL10IL13)来监测移植排斥反应。以往研究显示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中IL-2IFN-y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IL4较术前无明显变化[6],同时伴随肌肝明显升高及肾区疼痛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IL-2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己得到广泛认同。本次研究中IL2水平与无排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抗排干预治疗过程中反应不敏感,因此,本研究初步显示几-2在预测亚临床排斥反应发生时的临床意义不大。

    综上所述,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者

    其免疫功能仍有异常,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IL10IL-6IL-8相互关系的研究和动态监测,对亚临床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干预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