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从《素问・异法方宜论》看中医如何发展

    从《素问・异法方宜论》看中医如何发展

      摘要:本文就目前中医界对中医发展不同的看法进行了论述,大致有三种:一种为中医人员应该继承中医传统,做“铁杆中医”“纯中医”;另一种为中医人员应该现代化;再一种为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所谓的两条腿走路。同时分析了各种观点的形成,认为各种观点是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最后通过对《素问・异法方宜论》的学习分析指出:中医学应包容认同所有有利于病人的方式、方法,吸收所有有利于医学发展的知识、技能,吸收所有代表先进文化的理念。摒弃的中西之争,门户之见。应“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关键词:中医发展;异法方宜论;中医经典著作

      目前从事中医的人员主要为中医管理人员,中医医务工作人员,中医教学人员。中医管理人员和中医教学人员为公务员待遇,对中医发展的前途具有重要责任,但他们压力不大,因为他们是铁饭碗。当然,这类人员中因层次不同,处境自然有别。目前中医界最大的群体为服务于临床的一线医务人员。

        在这些人员中对中医的发展有不同的观点,大致有三种:一种为中医人员应该继承中医传统,即所谓的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做“铁杆中医”、“纯中医”。另一种为中医人员应该现代化。再一种为中西医结合的观点,即所谓的两条腿走路。

        持第一种观点的多为名声在外的老中医,在大医院,研究院的教授、学者,在单位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人员。他们目前没有生活压力,且他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不需要一线值夜班,有时间思考自己的学术思想和所从事的中医发展及前途问题。持第二种观点的多为刚从事中医临床的一线医务人员。他们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生活的压力非常大,而中医临床工作不能为其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在学校学习的中医知识无法满足从事的医务工作需要。现实要求他们必需努力学习现在的医学知识,以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再就是临床一线值班迫使他们学习现在医学知识,因为现在的大多数以国字开头的诊疗指南以现代医学为是,对中医视而不见,对中医人员的呼吁充耳不闻,只字不提中医的治疗方案,你不学它不行,不知道就是违法,违法就有可能受到医院主管部门的处罚。持第三种观点的主要为中医医务工作者的中坚力量,他们为中医出身,脱不掉中医的帽子,他们在临床工作多年,努力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多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中青年工作者。他们的观点是实用原则,是黑猫白猫原则,能中就中,能西就西,能中西结合就中西结合。为病人着想,唯疗效着想,唯临床需要着想,唯医疗安全着想。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感到了中医丰富的内涵,在医疗实践中体会了现代医学的魅力,他们丢不掉自己的家人,又留恋新交的朋友,家人给予了自己的生活,朋友给了自己帮助,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兼顾,不可偏废。

    任何一种观点均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均不是凭空想想出来的,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一步一步总结出来的。

    第一种观点也不例外,他们有一定声望,不缺病人,有充分时间运用中医诊疗技术的机会,他们年龄较大,实践较多,经验丰富,对中医疗效充满信心,他们是受中医传统文化熏陶较多的,对中医传统比较执着。他们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他们的工资福利有充分的保障,生活的压力基本不存在。他们的观点是在自己的成长环境、过程形成的。

    第二种观点的人员多为刚从事中医的年轻人员,他们多在临床一线。现实是基层人员的工资多与自己的劳务收入有关,年轻人知名度不高,就诊人员少,吃中药的人员更少,就面临生存现实的问题。一线工作人员面临的患者形形色色,症状层出不穷,病种千奇百怪,有的病人危在旦夕,这时发现中医知识捉襟见肘,这是一个临床现实的问题。再就是目前卫生主管部门牵头的,由各医学会指定的多种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多对中医诊疗技术漠视,只有现代医学,这是中医人员面临的法律问题。对一个刚从事中医的人员来说,首先要活下去,要活下去就要胜任工作,就要不违反法律,努力学习现代医学只能是无奈的选择,也是必须的选择,除非改行不做医生。

    第三种观点形成于中青年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事业有成,工作中是主力,加之他们中医的出身让他们打上中医的烙印,使他们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医。在解决了生存压力后他们有机会实践中医,对中医的精妙之处也稍有体会,对中医有一种亲情之感。在临床中,他们学会了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这些技术给他们了很多帮助,就像自己的朋友兄弟,有一种手足之情。一个是生身之父母,一个是挚友,二者都很重要,于是就有了中西医结合的观点。在临床中比较普遍,也是现实的需要。如果没有现代医学参与,目前的医疗活动不可想象,现在医疗活动肯定举步维艰。

    三种观点的存在是现实的、普遍的。全国各地都有,各级医疗机构都有,存在于各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老师、学生、医务人员等等中。只有当中西医不再分开管理,只有医学,没有中医、西医,每个医生都是中西医的混合体,这时才不会有中医、西医之争,不会有

    中医、西医发展问题,只有医学的发展问题,如同国家的文化部、科技部,管理部门,就没有中国科技、西方科技之分,只有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人民利益,有利于科技发展。分与不分有何意义,医学也是同样。同时,三种观点是相互转换的,观点是存在不同人群中的观点,人群在不同时间、地点是会改变的,所以三种观点是相互转化的。第一种观点的人在基层、在年轻时可能有第二种观点,第二种观点的人随着时间和环境改变可能会转化为第一或第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的人在某个时期可能有一、二种观点。总之,物质决定意识,什么样的环境下,什么时间段内,就会有什么观点,一切都在变化中,只有在变化中才能把握看清事物发展规律,才能为中医发展找到道路,前进的光明的道路。

    就目前现实来讲,中医发展首先要明白中医大夫是一个医生,医生是为病人服务的,不是为中医服务的,如果病人需要,而你又没有掌握现代医学知识,那将是一个遗憾的事情,有时事情可能会更糟糕。如果一味读经典,做所谓纯中医,显然不是一个好医生,与自己学医的目的相悖,与自己学医的誓言相悖。我们学医开始时的宣言,一切为病人的利益,如果保持自己学业的局限,或为了自己学业的所谓纯正,而视其它为异类或不屑一顾,甚至诋毁,那才是真正的自欺欺人,夜郎自大。其次,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如果一个中医人认为自己所学无用,进行自我放弃,进而去学习现代医学难免有点顾此失彼,妄自菲薄,那是真正的崇洋媚外。最后,如果一个医学能有包容,认同所有有利于病人的方式、方法,吸收所有有利于医学发展的知识、技能,吸收所有代表先进文化的理念,那么这种医学培养出来的开放的、包容的人才,就不会有所谓的中西之争,门户之见。

    其实中医如何发展,路在何方? 读中医经典著作中《黄帝内经》很有启发。《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不同,皆愈何也? ……地势使然也。”各个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文化不同,影响病人的体质疗情,因而在病症,病因等方面就会有差别。所

    以在治疗时需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病异治,疗法不同,效果一样,叫异法方宜论。其中的治疗方法有从东方来的砭石,用来治疗痈疡;有西方来的毒药,用来治疗内伤病;有来源于北方的灸焫,用来治疗脏寒病;有起源于南方的九针,用于治疗挛痹;有起于中土的导

    引按硚,用于治疗痿。古人无东南西北之分,一切都为病人为中心,作为中医的传人,应向圣人学习,就目前所知医疗知识“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这样才能“所以异而病皆愈,知此乃治之大体”,才是中医的本质,中医的本色,中医的本源,中医的生命力。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