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培育中医临床思维方面谈谈中医基础课程教学
从培育中医临床思维方面谈谈中医基础课程教学
[摘要] 从学生特点、教师现状、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探讨提高中医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方法,以期解决目前制约中医基础课程教育发展的问题,发展、振兴中医教育工作。
[关键词] 中医基础;教学改革;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学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认识,精气学说的唯物论思想,阴阳学说的辨证法思想及五行学说的整体观思想,决定了中医临床的指导思想。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思想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的构建过程。对于刚入门的中医学学生来说,重点就是要培育学生对中医临床思维的把握。另一方面,作为中医基础课程教师首先应明确中医临床思维特点,这是我们的基本业务素质。这必须在临床中培育和强化,为此,我们进行了案例式教学法的改革实践。
1 中医基础课程是培育中医临床思维的重点课程
中医学注重的是患病的人这一复杂开放巨系统内外信息流的普遍联系,以“阴阳”“藏象”“气血津液”“卫气营血”“正邪”等概念来表征上述信息流的动态过程及其片断; 淡化的是对其空间物的静态分析,这是中医学在认识论方面的基本属性,这种朴素系统论构建了中医学的核心思想[1-2 ]。这里说的中医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选读》两门课程,在我校同属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这两门课程是培育中医临床思维的重点课程,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遵循了审证求因的思想和意象思维法则,集中反映了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思想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的构建过程[3-4 ]。
2 中医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提高要从培养中医临床思维入手
2.1 学生特点决定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内经》向来被看作是进一步提高的课程,涉及较多临床内容,我校教学计划将《中医基础理论》课安排在第一学年,《内经选读》安排在第二学年。现代科技培养了大学新生概念思维的卓越能力和较高的智商,但学生们都会发现中医是另一个认识系统,而这两个系统似乎不能融通,产生了矛盾,使他们感到中医难学,古今时空的差距,意象思维边界的模糊,东方文化基础的薄弱,临床实践的空白甚至让他们感到《内经》甚如天书,难以理解,难度更大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培养其中医的临床思维,这对于合格中医师的培养来说至关重要,试想如果不能建立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将来如何能学习理解中医的临床课程,并将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区分开来并把握好呢?
2.2 教师现状决定培育中医临床思维的紧迫性培养正确的中医思维模式必须深刻理解中医临床的核心思想,如果连教师自身都缺乏精准的把握,怎能正确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进行教育呢?我校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和中医基础学科背景,存在学历虽高但中医临床素质却不够高的情况。表现有二:其一,当今基础类博士生的教育都重视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而缺乏对于中医学术素质尤其是对于中医临床核心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其二,重视对于实验室技术的训练而轻视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很多年轻教师没有上过临床,走上中医经典课的讲台之后只能是从经典到经典、条文到条文,枯燥乏味,令人汗颜。这种缺乏中医学术精髓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是不可能受到学生们认同的,而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却非常多见。并且有些
教师甚至对于中医学有漠视和边缘化心态。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内经》课程教学的青年教师,感到这是当前高等中医教学的瓶颈之一。其根源当责之于临床思维倒置,总以概念思维的目光审视中医学,缺乏对于所任教课程实质内涵的把握。
2.3 教学改革实践预示培育中医临床思维的可行性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内经》课教学方面作了如下改革:以往《内经》课教学的模式通常为教师首先朗读经文,再解释经文,进行字词注释,接着分析经文,并习惯引用其他医书的条文解释《内经》经文,最后举少量临床案例。我们认为《内经》教学要基于临床基础,以传授临床医理为主,哲理、文理为辅,并且要结合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适当运用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标准化思维过渡到发散性思维,掌握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及归纳病机的中医思维原则。据此我们在教学中,对传
统的案例式教学进行改进,选取合适的经文内容,以案例为主进行教学,运用经典案例(尤其是典型医案)来映照理论和阐发理论。经典教学案例从历代和当今名医医案、临床验案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中选取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经》病机十九条教学案例数据库及网络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如用图片表示的局部体征,音频表示的患者的主诉、现病史等,视频表示的患者就诊时的环境、病态等);方法从展示临床案例开始,先审证,学生是医生,对案例中的患者,让学生自主辨证的教学,把枯燥的条文转化为生动的若干临床片段从而解释经文,理解医理,即模拟医院教学法。这对于没有临床经验的教师来说无法胜任,这样的教学必然要求教师不能脱离中医临床,必须有较好的临床基础,而网络自主学习系统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训练,进一步加强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改革以“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中医核心思想为指导原则,以案例式教学法为模拟手段,以“虚拟现实”为技术平台,以中医临床思维能力模拟教学理论和《内经》课程体系的创新为目标,经过实践我们认为,模拟医院教学的采用,进一步在教学和临床中培育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增强了教师加强临床技能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师的临床素质,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内经》的教学质量。
中医临床思维必须在临床中得以培育, 这个临床是真正的中医临床而不是所谓打着中西医结合旗号却淡化中医、萎缩中医,这也是当代中国医学面对的巨大困境。中、西医学在哲学基础、认识论、临床思维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保持中医临床思维的原创性, 使其不被异化和边缘化是当代中医工作者, 尤其是高等中医教学工作者理应信奉、担当的学术良知和历史责任。思路决定出路。中医目前面临着种种困境,中医要发展、要振兴,教育是首要的。韩愈《师说》尝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实,为人师者应先解自身之惑然后才能“传道授业解惑”。作为中医基础课程教师首先应明确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思想和方法论属性是什么,这是我们的基本业务素质,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能明确,则为大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