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中医食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药膳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2 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 6例对照组给予元素钙、钙尔奇D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元素钙、钙尔奇D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食疗药膳,经过l 2个月治疗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及临床症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 1),临床症状改善(P0 1),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 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中医食疗药膳配合药物治疗,是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I临床症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老年中医食疗

     

    骨质疏松症(O s t e o p o r o s i sO P)是一种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疾病。据报道,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跃居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预测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69 7 96_。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病率正日益上升,成为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早在1 9 8 9W H O就明确提出床护理工作O P治疗的三大原则:补钙、饮食调节和运动疗法。1 9 9 2年北京国际O P会议再次肯定了这三大防治措施,其中饮食调节被认为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中医食疗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其认为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食物与药物一样都能表现出相同的性味,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和同样的功效。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接受内科治疗的O P病人配合中医食疗药膳,其骨密度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与只接受内科治疗的O P病人相比,以探讨中医食疗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 0 0 79月~2 0 0 8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7 2例,其中男2 4例、女4 8例。纳入标准:(1)年龄5 5岁以上;(2)符合国际骨质疏松诊断标准[4]:骨密度(B MD)下降达到或低于峰值骨量一25 S D者为骨质疏松;(3)伴有周身骨痛、腰背痛、肌肉痉挛等症状;(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风湿病等内分泌性疾病;(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2方法

    121分组将7 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 6例。在接受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食疗药膳的为实验组,只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为口服元素钙和钙尔奇D122干预方法中医辨证施膳是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以证为基础,在饮食护理上进行辨证食疗,予以饮食调护,发挥药物和食物的互补作用。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痹”、“腰痛”范畴,中医辨证常见为:肾阳虚衰证,肾精不足证。(1)肾阳虚衰证:因素体阳虚,年高命门火衰,故见腰膝酸软冷痛,下肢时有浮肿,形寒肢冷,神疲倦怠,面色苍白,阳痿滑精,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施食以温肾壮阳,强筋健骨为主。食疗药膳处方:黄芪、白术各1 5 g,丁香1 g,猪骨5 0 0 g,文火煲2 h,佐餐食用:羊肾1只,羊肉1 5 0 g,枸杞子3 0 g,苦瓜子9 g,粳米5 0 g,切碎煮粥食用;虾皮5 g,鸡蛋1个,鸡蛋打花与虾皮搅拌蒸熟,佐餐食用;红糖2 5 g,黑芝麻2 5 g,藕粉1 0 0 g,沸水冲匀搅拌食用。上述膳食疗法每12月交替食用。主食以粳米、玉米面为主,副食以羊肉、猪骨、乌鸡、海参、虾皮、麻雀、龙眼、韭菜、芝麻等为主[(2)肾精不足证: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不愈,故见周身乏力,耳鸣耳聋,发脱齿摇,两足萎软,舌淡红少苔,脉细弱。施食以滋补元阴,益精生髓为主。食疗药膳处方:肉苁蓉5 0 g,羊肉2 5 0 g,生姜1 0 g,文火焖烂随餐食用;当归3 0 g,虾肉8 0 g,甲鱼1只,文火蒸熟烂饮汤食肉,嚼食虾茸当归片;动物骨(猪、牛、羊骨均可)2 5 0 g,红枣1 52 5枚,生姜数片,文火烧2h以上,佐餐喝汤;益智1 0 g,牛肉3 0 g,煮至烂熟随餐食用。上述膳食疗法每12月交替食用。主食以粳米、小米为主,副食以牛羊肉、动物骨、猪肾、鸡肝、甲鱼、桃仁、栗子、红枣、山药等为主。注意药膳

    配伍宜忌,主要有:猪肉反乌梅,狗肉恶葱,羊肉忌南瓜,人参恶黑豆,忌山楂、萝b、茶叶等]

    12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1)骨密度:采用以色列公司S o u n d s c a n公司MY R I A B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仪对病人治疗前后进行腰椎正位骨密度测定;(2)骨质疏松症症状分级记分法:采用《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中医症候量表口测量。量表包括六条自评条目:周身骨痛、腰背酸痛、抽筋、下肢无力、乏力、出汗。对前三项实行0

    246四级记分,对后三项实行0123四级记分。由受试者根据自身症状选出最适合的分值,总分2 7分,得分越高症状越重。经统计,该量表C r o n b a c ha系数为09 1 7

    13资料处理和统计学分析使用S P S S 1 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具体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治疗前后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2结果(1)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症状分比较()

    组别例数骨密度症状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P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症状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病人骨密度、症状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 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伴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自身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 1);同时干预组骨密度、症状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 1)

    3讨论

    骨质疏松症主要病变部位在骨骼,中医理论认为肾与骨的关系最为密切。《素问一宣明五气篇》日:“肾主骨”,《素问一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肾生骨髓”,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一脏腑所合》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精辟论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进一步阐述了肾、骨、髓之间的联系,肾藏精,精生髓,髓藏于骨中,滋养骨骼。。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人至老年肾气渐衰,肾精虚少,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形成骨质疏松。这与现代研究中人体骨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相吻合,与现代医学关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及其与性腺功能衰退相关的认识是一致的。说明骨骼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与肾密切相关,由肾所主。全国1 3省市骨矿含量调查合作组_8]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素问一上古天真论》中描绘的肾气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调查中还发现,凡肾阳虚、肾精不足者其骨量都要比非肾虚者低。现代研究证明,补肾法可以纠正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低下,恢复下丘脑~垂体~靶腺器官的功能活动,促进骨钙沉积,抑制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缓骨量丢失,升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目的l_9]。当前骨质疏松症多采用药物治疗,由于临床应用各药物只分别作用于骨重建的某一环节,需同时应用,且价格昂贵,老年人吸收利用率差等,因而非药物疗法开始得到逐步重视与肯定。中医食疗药膳中运用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的食药一体观L 3],认为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外,也具有药物价值,可防治疾病。其中羊肉补虚益气、温中暖下;羊肾补。肾壮阳、益精髓;动物骨(猪、牛、羊骨)补肾、强筋骨,治疗筋骨挛痛、腰膝酸软无

    力;牛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乌鸡温中理气、补血添精髓;鸡肝补肝助肾;麻雀壮阳、暖腰膝;甲鱼滋阴凉血,治疗腰膝酸软、多梦盗汗;虾皮补肾壮阳、开胃化痰;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山药健脾胃、益肝肾、补虚强壮、固肾益精;红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芝麻润燥滑肠、补肝益肾,治疗虚劳、肝肾不足;龙眼开胃益脾、补气血;核桃仁补肾固精、益气养血;韭菜温中行气、固精壮阳;粳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玉米面调中开胃、利胆利尿;小米和中益气补肾;红糖补中缓肝;生姜温中散寒下气,治疗风寒湿痹、肢冷脉微;佐以可用于食疗的常用中药;黄芪补气血、补肾益精;丁香温中补肾助阳;当归补血活血;肉苁蓉补肾壮阳、益精养血;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D o]。在坚持一段时间食疗药膳配合骨质疏松症内科常规治疗后,疗效显著,患者不但骨量有所增高,临床症状也有部分改善和缓解。实践证明,中医食疗药膳配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优于常规治疗。结合中医辨证施食原则,编排适合自己的健康食谱,进行饮食调配,有助于提高机体自我调控功能,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