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纤维胃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组4 8例,男2 6例,女2 2例,年龄3 0~6 0岁,平均4 7.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 0年,平均5.5年。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胃康舒宁方水煎服。日1剂,煎2次,早晚分服,疗程8周。对照组4 6例,男2 5例,女2 l例,年龄3 2~6 5岁,平均4 8.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 2年,平均6.2年。单纯用西药治疗。疗程8周。结果:经8周治疗后,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显效2 1例,有效2 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 5.8 3%,无1例恶化。停药后复查胃镜,判定疗效,用检验进行2组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l 6例,有效1 8例,无效1 2例,总有效率7 3.9 1%。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胃康舒宁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
[关键词]胃康舒宁;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 A G),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世界卫蝴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胃康舒宁方”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种证型,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于2 0 0 4年9月至2 0 1 0年5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 8例,男2 6例,女2 2例,年龄3 0~6 0岁,平均4 7.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 0年,平均5.5年。4 8例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其中病变部位在胃窦者2 7例,在胃体者1 5例,胃体并胃窦者6例,伴有肠化生者6例。对照组4 6例,男2 5例,女2 l例,年龄3 2~6 5岁,平均4 8.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I 2年,平均6.2年。4 6例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其中病变部位在胃窦者2 4例,在胃体者9例,胃体并胃窦者5例。伴有肠化生者8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病史等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 9 9 4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2 0 0 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及《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所有病例均有胃脘部疼痛、饱胀、嗳气、纳差、嘈杂、便溏等症状,并经纤维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排除胃溃疡和病理诊断有癌变者。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纯西药治疗:阿莫西林胶囊1.0 g,口服,2次/d(过敏者用克拉霉素5 0 0m g,口服2次/日)服用1 0 d,果胶铋1 0 0 m g,口服,2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 0 m g,口服,2次/d,4周为一疗程,8周后复查胃镜。治疗组服用上述西药的同时,配合服用胃康舒宁方:太子参1 5 g,石斛l 5g,白术1 0 g,当归1 0 g,白芍1 5 g,竹茹1 2 g,鸡内金1 0 g,土鳖虫1 0 g,半边莲1 5 g,石见穿1 5 g,黄连6g,佛手6 g。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随证加减: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芪;阴虚者加麦冬、沙参;瘀血明显者加丹参、三棱;毒热内盛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痰湿内盛者加生薏苡仁、土茯苓。4周为一疗程,8周后复查胃镜。
1.4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体重增加。胃镜复查黏膜急性炎症基本消失,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或减轻2级以上(含2级)。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食欲改善,体重增加,胃镜检查病变有所减轻。急性、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体重无增加,胃镜检查黏膜病变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组织黏膜活检无论是轻、中、重度患者与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
1.5统计方法 使用S P S S 1 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检验,P<0.0 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 5)。
3典型病例
张某,男,5 0岁,农民,2 0 0 8年5月1 0日初诊。自诉胃脘痞闷不适5年余,加重1周。近5年来,经常上腹痞闷胀满、食欲不振、乏力,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更加明显。并时发胃痛、嗳气吞酸,困乏无力,舌质黯,脉细涩。胃镜检查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中医诊断:痞证。辨证为气阴两虚,瘀毒内阻。西药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奥美拉唑口服,中药拟方为太子参1 5 g,石斛1 5 g,白术1 0 g,当归1 0 g,白芍1 5 g,竹茹1 2 g,鸡内金1 0 g,土鳖虫1 0g,半边莲1 5 g,石见穿1 5 g,黄连6 g,佛手6 g,黄芪1 5 g,丹参1 5 g。每日1剂水煎服,服1 0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嘱病人每周复诊1次,每次以此方为基础,随症加减,连服4 0余剂后,诸症消失,复查胃镜已转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
4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大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演变而来,其发病原因与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因素、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生物因素、药物因素以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相关连,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胃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祖国医学将此病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气机失畅,痰湿内蕴,久之胃络白痹,气血运行受阻,胃失荣养,渐而黏膜萎缩。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对C A G症状的描述,根据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痞”、“胃脘痛”等范畴。《丹溪心法·痞》中认为“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强调本病病位在脾胃。研究表明C A G多见寒热错杂,究其本质,寒多指脾胃虚弱,热多为宿食湿郁所化之热。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认为,痞满的生成是由于伤寒病的太阳阶段,医之早下、误下,使之正虚邪陷,脾胃升降失调所致。《医学正传·痞满》说:“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故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虽虚而不可补,标虽实而不可攻。重在恢复胃肠的纳化功能,使其在药物的作用下清升浊降,“纳”“化”有权。
“胃康舒宁”是笔者立足于补气养阴、化浊解毒为治则,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将多法合于一方,总结出的有效方药。具有“升脾阳,泻阴火,活瘀滞,化湿浊,标本同治,气阴双补”的功效。方中重用太子参、石斛益脾气、养胃阴;半边莲、石见穿、清热解毒,为君药,共奏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效;当归、白芍、土元3药同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标本同治,达到功补兼施的目的。白术有补气健脾之功,黄连、竹茹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正合血气郁久化热化燥之治,略加少量鸡内金佛手行气导滞,调和脾胃,共为佐药。本方用药轻灵,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寓治于养之中。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该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手术后放化疗期间的症状改善,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