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术
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术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腹股沟疝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快速康复组40例,对照组42例。快速康复组入院当天完善术前检查,次日上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4 h按需进食,术后6—8 出院。术后3、7 d门诊复查。对照组根据腹股沟疝临床路径治疗,比较两组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82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10.3±3.1)min,无并发症,无患者出院后因手术原因需再次住院。在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快速康复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安全、可行的,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符合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
【关键词】 疝,腹股沟;腹腔镜检查;儿童;快速康复外科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常规的手术治疗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完善,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安全可靠等优点 。同时由于麻醉技术的发展,对患儿内环境影响少,患儿术后复苏时间短,这为患儿的快速康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对2012年6一l2月我科行zbJI,疝囊高位结扎的82例患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方案,评价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在d,Jk腹股沟斜疝治疗上的可行性、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患儿中男70例,女12例;年龄1~10岁,平均(6.1±3.2)岁。术前诊断单侧腹股沟斜疝70例,双侧12例,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或嵌顿疝。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快速康复组40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儿的手术和护理均由同一组医务人员完成。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第1天入住病房后均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梅毒,HIV抗体筛查,心电图,胸片及腹部彩超等检查。第2天早晨,患儿空腹进入手术室。快速康复组术前禁食3 h,术前3~6 h可按需进食20~40 mL葡萄糖水。对照组禁食10 h。
1.2.1 麻醉方法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快速康复组七氟烷6%~8%,氧流量6 IMmin,预冲后通过面罩吸人诱导,同时观察呼吸运动。待患儿意识消失下颌松弛后开放静脉及置人气管插管,继予吸入七氟烷1.5%~
2.5%和泵注瑞芬太尼0.5 (kg·min)维持 。对照组入室前肌肉注射氯胺酮6 mg/kg,待患儿入睡后抱入室,开放静脉及气管插管,丙泊酚4~6 mg/(kg·h)泵注及术中有体动反应时静脉注射氯胺酮1 me,/kg维持麻醉 。两组患儿手术完毕后清理口腔分泌物,待患儿自主睁眼、生命征平稳后送回病房。
1.2.2 手术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患儿取仰卧位,于脐下缘作5 mm弧形切口,插入Veress针,建立气腹,调整气腹压力为8~9mmHg,穿刺5 mm Trocar,置入腹腔镜。脐左旁3 cm处穿刺2 mm Trocar,置人分离钳。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皮肤作1.5 mm小切口,刺入针头带单股涤纶线直针,向内环口内侧由上向下在腹膜外潜行,男患儿越过输精管表面,到达内环口下方中点处,刺破腹膜进入腹腔。用分离钳拉住线带人腹腔,直针退出腹腔。直针针头再次穿线后由原切口刺人,潜行于内环口外半圈腹膜,至内环口下方原腹膜刺破处穿出进入腹腔,将内侧线末段夹于带线的直针与线之间,带出内侧线至体外。此时内环口形成一近似完整的环形缝合,挤压疝囊残余气体,收紧线打结,封闭内环口,线结埋于针眼切口皮下,脐下戳孔3—0可吸收线缝合腱膜。
1.2.3 术后处理 (1)快速康复组复苏后4 h根据患儿意愿按需进食流质,予口服布洛芬止痛治疗,鼓励清醒的患儿在床上或床边轻微活动。术后6 h进行Ad.rete评分(表2),评分≥9分则予出院,在出院小结注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观察患儿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观察哭闹、腹痛情况,适当休息等),术后第3、7天门诊复诊观察伤口及腹部情况。(2)对照组复苏6 h后进食流质,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术后1~3 d如患者无明显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排尿、排便正常,予出院。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苏醒躁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I.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C 检验。
2 结果
82例患儿均成功进行了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12例,手术时间8~12 min,平均(10.3±3.1)min。快速康复组40例术后6 h Adrete评分≥9分,39例当天下午出院,1例术后发热,体温38%,观察至第2天,无再发热,予出院。出院后门诊复诊随访2周,无并发症。对照组42例,进食无特殊及肛门排气排便后于术后第1~3天出院,出院后门诊复诊随访2周,无并发症。快速康复组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快速康复组恶心、呕吐8例,苏醒躁动4例;对照组恶心、呕吐12例,苏醒躁动10例)、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track surgery,FTS)在小JL#b科方面主要应用于没有复杂合并症的单一病种 ,其内容主要包括快通道麻醉、微创外科、术后镇痛、缩短手术前后禁食时间、营养支持等 。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实施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麻醉方式的选择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给药方便,常在3,JL腹股沟疝等短小手术中应用,但因诱导时患儿抗拒,速度慢,术中易出现体动反应,术后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大大增加患儿麻醉风险。FTS全身麻醉用药强调使用半衰期短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七氟烷、第氟烷等新型短效麻醉药,有利于患儿术后较快清醒拔管,有助于患儿术后早期活动 。本研究快速康复采取吸入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苏醒躁动等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3.2 手术方式 小儿疝囊高位结扎的方式主要有传统开放手术及腹腔镜下手术两种。本研究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开放手术游离疝囊时需分开精索,易损伤精索动静脉及输精管,有资料显示,开放手术即便精索血管未受损伤,有2.3%~15%的患儿出现睾丸发育不良或萎缩 。腹腔镜下&JL疝囊高位结扎术由于其放大作用,可清晰显示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只需带线的直针在腹膜外潜行时于其浅面走行,完全可避免损伤。同时,由于线在腹膜外潜行,腹股沟区的手术范围小,不会破坏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术后粘连少” 。(2)腹腔镜下手术可同时发现对侧隐性内环口未闭并同时修补,消除了术后复发的因素” 。(3)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学习曲线短。(4)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患JLgt伤小,术后疼痛轻,从根本缓解了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本研究82例患儿接受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暂无近期并发症。
3.3 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1)术前医护人员与患儿及家属充分交流沟通,告知诊疗程序,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在小儿快速康复外科诊疗中,术前充分沟通有助于患儿父母科学合理的参与护理,加快患儿术后恢复 。(2)术前禁食:本研究快速康复组的手术均安排于当天第1、2台手术,在上午9:O0—10:O0间完成,患者术前禁食3 h,术前3~6 h可按需进食20~40 mL葡萄糖水,术中无一例出现麻醉诱导时呕吐、误吸。(3)术后早期进食:本研究快速康复组患儿均于术后4 h即可根据患儿意欲进食流质,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短,8~12 min,对人体内环境影响少且非胃肠道手术。(2)麻醉选用短效麻醉药,复苏快,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 。(3)术后早期恢复饮食有助于患儿胃肠功能恢复,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快速康复组患儿术后4 h进食后无呕吐、腹胀等反应,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有效的。(4)术后镇痛和早期活动:术后疼痛可导致患儿哭闹,导致腹压增加,影响疝囊高位结扎的效果,快速康复组常规给予布洛芬止痛治疗,减轻患儿的疼痛感,同时亦可使患儿早期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5)合理的出院指征及随访:术后出院标准的评估,国外大多按照改良Adrete评分标准执行,当Adrete评分>9分的患者可以出院。快速康复组的患儿根据此标准出院,出院后门诊复诊至今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本研究结果表明,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JL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安全、可行的,且具有以下优势:
(1)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患儿及家长只需在医院过一夜,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焦虑困扰,便于家长照顾患儿,增加了患儿的舒适感;(2)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费用;(3)符合现行医疗保险政策;(4)住院时间的缩短可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5)能有效缓解目前床位紧张,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难题。随着经验的积累,有望在快速康复外科的基础上形成临床路径,规范&JL腹股沟斜疝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