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目的探索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为其它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我院举办的四期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实施情况,以及从培训对象的选择标准、培养目标、培训基地的基本条件、课程设置、教师遴选、教学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等方面的经验。结果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化素养,规范化的培训管理是培训质量的基本保证,但培训模式还有待改进。结论(1)严密的培训组织和全面系统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工作平稳有序推进;(2)对学员进行入学测评有利于提供针对性培训;(3)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和评估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4)培训学员对教师和实习基地进行评价和提出反馈意见,有利于培训工作持续改进。
关键词 儿科 I C U 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护理管理
目前,我国对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已经形成了一致认识,普遍认为对专科护理领域的从业护士进行专科化培训是我国护理工作发展的重点方向,可以保证我国护理专科化的健康发展。儿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儿,其身心均未成熟,缺乏适应及自我满足需要的能力,依赖性强,较不合作,生理机能与心理社会特点均与成人不同,需要特别的保护和护理,所以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儿科专科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由重庆市卫生局主办、我院承办的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班,从2 0 0 7年1 O月~2 0 0 9年8月已经举办三期,共培训学员1 6 6名,全部通过资格考试并获得“重庆市儿科I C U专科护士证书”。2 0 1 0年5月,第四期培训班已经开班,共有学员6 6名。我院经过四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现介绍如下。
1培训对象
凡接受过正规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教育,获得护理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具有3年以上儿科护理工作经历,由单位推荐,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现从事或将从事儿科I C U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均可填写“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班申请表”,经卫生局相关部门审核符合标准后,寄发培训报到通知。学员来自四川、浙江、贵阳、湖北、新疆、江西、深圳、海南、广西及重庆市各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及综合医院的儿科护理人员。工龄3~2 7年,平均工龄(9.1 9±2.8 0)年。J L f,~工作经验3~2 1年.平均儿科工作经验(6.8 4±4.5 1)年。
2培训目标
通过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使学员能掌握和应用I C U专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能对病情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观察、判断和处置,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儿科I C U专科护士,为危重症患儿提供专业化服务。
3培训基地
3.1管理组织我院成立了儿科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小组,组长为主管院长,副组长为护理部主任、P I C U和NI C U科主任及护土长,组员为2 1名临床带教教师。培训管理小组职责:制订培训汁划和实习大纲,制订实施方案,遴选教学组长和带教教师,指派理论培训课的跟班协调员。学员在各科实习期间,由带教教师一对一具体指导,并接受护理部和护士长的指导和督查。主管院长和重庆市卫生局定期组织检查实习大纲执行情况及学员学习情况。
3.2医院及临床实践科室条件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具有满足培训学员所需的教学用房及设备,有丰富的图书及信息网络资源。作为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临床实习基地的P I C U和NI C U,具有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两个科室涵盖了儿童各系统的常见危重病种,病例资源丰富,有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标及患儿转入转出标准。科室设备先进、齐全,具有专科特点,能满足临床教学需要。我院P I C U和N I C U均为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每年都承担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进修生等各层次的教学任务,临床带教制度完善,带教经验丰富。
3.3师资力量
3.3.1理论授课教师理论授课教师由P I C U、NI C U、心内科、肿瘤外科、手术室、B超、放射科等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或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护士长、护理专家以及主管护理安全和质量的医院领导担任,他们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其中,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6名,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5名。技能操作示范的教师均为P I C U和NI C U的护理骨干具有4年以上的儿科I C U工作经验或本科及以上学历。
3.3.2临床带教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均为科室的护理骨干。经过第一期的探索,第二期时正式确定带教教师遴选标准:有5年以上的儿科I C U工作经验,未满5年者要求有三年以上儿科I C U工作经验并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符合标准的教师均要进行小讲课考评和专科技能操作考评,遴选成绩优良者为带教教师。
4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为期3个月,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践2个月,全部采取全脱产集中学习的方式。
4.1理论课程培训管理小组在参阅了卫生部颁发的《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儿科专科护理特点.组织专家编写了培训教材并制订教学大纲。理论课主要涉及儿科I C U概论、儿科I C U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儿科I C U伦理和相关法律问题、儿科I C U基本监测技术、各系统疾病重症患者的监护、儿科I C U疼痛管理与危重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交流技巧等内容。为提高儿科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设置了护理科研及标书撰写方面的内容。在理论授课中,采用多形式的教学方式,例如基本理论知识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基本监测技术采取课堂教学与在病房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4.2临床实践培训管理小组制订详细的临床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手册由P I C U(N I C U)护理技术项目评估、学员自我评价表、科室考核评分及医院综合意见组成。要求带教教师根据实习手册项目的不同要求对学员给予教学、指导、全面评估。全部学员分批次在P I CU和NI C U交换轮转,每个科室实习一个月。实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方式,学员排班与带教教师一致。
5教学效果评价
5.1对学员的考评
5.1.1理论部分培训前,护理部就儿科I C U相关知识进行摸底考试,了解学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设计学员自评表“儿科I C U相关知识调查表”,包括儿科I C U质量安全、I C U理论、I C U临床实践等内容.学员根据自己实际知识掌握程度予以评分。通过摸底考试和学员自评,初步了解学员儿科I C U相关知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有利于后期对学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理论部分的考核在理论授课完成后临床实习进程中进行。
5.1.2临床实践主要考核P I C U(NI C U)常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如G C S评估评分、呼吸机的使用、C V P监测、引流管护理等。每个项目均按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考评,临床带教教师根据学员在平时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评分。
5.1.3综合能力培训管理小组制订了“综合能力评价表”,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态度、道德修养、遵章守纪五个方面,共2 0个具体的评价标准,按I i k e r t 5级评分法评分。采用带教教师评价与学员自评相结合的方式.综合二者的结果,全面了解学员综合素质。
5.2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为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也进行了相应考评。理论授课教师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方式考评,将“理论授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发给学员,在每次理论课后学员就本次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态度、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质性研究采用田野观察法,每期跟班协调员全程跟班听课,如实、详细记录课堂实际情况,如教师的教学风格、授课技巧、内容与教学安排课时数是否相符、学员与教师的互动情况等。制订“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学员评价表”,实习期间学员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护理部收集整理后反馈给相应教师,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5.3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期间。学员均对培训课程和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培训结束后护理部统计分析学员意见,组织培训教师开会,总结本期的经验与不足,根据学员对课程设置的意见,经全体教师商量后,调整培训内容、培训学时、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如将带教教师一对一示范方式改为专人统一示范。
6体会
6.1严密的培训组织和全面系统的培训方案使培训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为做好培训工作,在第一期培训筹备阶段,我院就在卫生局领导下专门成立了儿科I C U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管理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并进行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同时,培训管理小组根据培训计划和实习大纲,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订全面系统的培训实施方案,如确定课程内容、遴选教师、制定考核方法、选派课程协调员等。严密的组织和全面系统的培训方案推进了培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6.2对学员进行入学测评有利于提供针对性培训
学员入学时进行入学测评和填写自评表,可以初步了解学员掌握儿科I C U相关知识情况。护理部在统计相关数据后发现学员儿科I C U总体知识水平偏低,但每一知识点得分又有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织教师开会,按学员的知识水平及结构,调整相关授课内容和授课学时。针对性的培训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6.3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和评估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监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专业化标准培养符合现代监护要求的I C U高级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n。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稳定护理队伍结构,提高I C U护理队伍的竞争和服务质量意识,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关键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的综合素质J。I C U专科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我院在制定培训课程时充分考虑到专科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设置了专业相关课程,还设置了人文及护理科研的课程。在对学员进行考核时,不仅考核专业能力,同时也考核其综合素质。对学员进行全面培训和评估提高了培训效果,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儿科I C U专科护士。
6.4让培训学员对教师和实习基地进行评价和提出反馈意见,有利于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我院在儿科I C U专科护士培训中,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改进培训模式,制订半开放式的“理论授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表”及“临床实习教学效果学员评价表”,让培训学员对教师和实习基地进行评价并提出反馈意见。每一期学员都认真地对教师进行评价,提出优、缺点,并就培训模式提出改进的建议。我们根据学员的评价和建议不断调整课程内容、课时、授课教师等。经过四年的持续改进,培训模式已日趋规范,师资队伍已基本成熟。
6.5存在的问题由于时间有限,在培训课程设置方面重点进行了儿科I C U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人文方面的内容较少,在以后的培训中,要不断探索与改进培训内容。在临床培训基地方面,我们参照贺启莲等构建的儿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准人指标体系,发现承担带教的个别临床教师在专科工作年限、科研能力和临床带教经验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床护比未完全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护士配置标准。为此,应不断加强临床培训基地的建设,加强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按卫生部相关要求尽快达到护士配置标准。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只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予以评价,而学员回到原单位后的实际工作表现未作调研f只是通过简单询问得知大部分学员回原单位后已成为骨干,学员选送单位对培训效果均给予肯定)。因此,在以后的培训中,还应建立后期追踪评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