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用药现状及建议
【摘要】目的 针对儿童用药现状提出建议。 方法 根据坐诊时与家长沟通及观察, 了解现今儿童用药现状。 结果 儿童体制不同于成人,儿科用药也应有其自身特点。 结论 针对目前儿科用药的安全及隐患,提出了儿科用药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儿科用药 现状 建议
综 述
儿童体质不同于成人, 在体格和器官发育等各方面不同于成人, 故在儿科用药时要注意其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物质水平和精神水平的逐步提高, 常常有家长自行在家中给儿童用药, 在医院时也只选用最好的药物, 结合本院儿科诊治情况, 发现现今儿童用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1 儿科用药现状
儿童常见病主要是感冒,发烧及腹泻。 而这几类药物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药物。
1.1 抗生素选择不当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生病, 心急如焚, 认为打针来得快, 恨不得医生立即就能治好, 加之儿科患者多, 发病急, 医生往往也会偏向选择抗生素。 而一旦使用抗生素, 往往选择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 或者口服阿奇霉素等。 往往越新的药, 其临床实验时间越短,有很多未知的隐患及副作用。 2011年6 月17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立即停止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产品的销售和使用, 已进口上市的由企业召回。 这无疑说明了许多看似安全的企业, 看似安全的抗生素却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隐患。
1.2 退烧药选择不当
通常, 当孩子体温超过38.5 ℃的时候, 医生才建议用退烧药物, 因为发热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 适当的发热可以帮助人体消灭体内的病毒和细菌。 另外, 应注意退烧只是对处理, 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用退烧药, 才是相对安全的。 而有些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 摸到孩子发热, 不量体温就用退烧药, 或者许多医生治标不治本, 只退热而不究其原因。 而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 又叫扑热息痛), 布洛芬, 尼美舒利, 阿司匹林等。 尼美舒利是意大利于1985年研制成功上市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 镇痛、 解热药。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销售。 2008年至2009年曾一度作为医生的首选退热处方药。 虽然有文献报道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 突出的优点是较少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但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说应用尼美舒利有引起重度肝脏损害的病例, 故而已不再作为儿科退烧类药物。 从这点可以明显看出, 并非越好越新的药越好。
1.3 腹泻类药物选择不当
通常口服治疗腹泻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抗生素类、 黏膜保护剂、 微生态制剂、 中药类等。 然而不同的腹泻应以检测为基础而采用不同的药物, 往往有家长心急, 一种药不行, 再加一种, 盲目联合用药; 医生开的药不管用, 去药店买广告宣传的药或别人推荐的药, 造成重复应用; 不规律用药, 时服时停, 孩子成了试验品。这些做法最严重的后果是肠道菌群进一步紊乱, 耐药细菌大量繁殖, 导致药物难以控制的肠炎, 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1.4 保健品选择不当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 需要更多的维生素, 微量元素等来维持机体的需要。 而这些往往可以通过合理膳食即可获得所需量。 医生往往会只通过孩子的皮肤, 气色或者胃口等, 就随意开氨基酸类、 维生素类、 蛋白粉等保健品。 许多家长往往也会照猫画虎到药店购买此类药品, 使许多儿童每天吃好几种保健品却仍不见有所改善。
2 儿科用药建议
2.1 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
如果患儿的病症比较轻, 如感冒症状只有轻微的流涕, 未危及到上呼吸道时, 可以以休息、 多饮白开水为主, 也可以附加维生素C 或者富含维生素C 的果汁。
2.2 尽量选用副作用小的, 安全性高的药物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大都由病毒引起, 目前尚未有有效的抗病毒的药物, 通常可以选择中药制剂, 不仅副作用小, 而且效果好。如果怀疑细菌感染最好根据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切忌不问轻重, 不分病原, 轻易采用2 ~3 种抗生素的联合疗法。 又如退热药, 在尼美舒利以及泰诺林等许多问题药物前, 建议选用安全性高, 临床应用时间久的药物, 如萘普生片, 不仅药价低廉, 效果也较好。
2.3 治疗中应选用有效、 价廉的药物
许多呼吸道感染, 口服阿莫西林即可, 故而在可口服药的前提下, 尽量不采用静脉滴注高档抗生素。 又如腹泻, 尽量使用黏膜保护剂, 就是能覆盖在肠黏膜上, 吸附病原体和毒素, 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 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常用药有思密达、 必奇等,避免动辄使用抗生素。
2.4 尽量不混合用药
临床上, 一般一种药物能够解决的疾病, 最好不用2种, 否则只会加重患儿肝脏负担。 如病毒性感冒尽量使用抗病毒的中药制剂, 避免为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
2.5 合理膳食, 少服保健品
保健品的种类很多, 有些广告宣传夸大其词, 并没有做过认真的检验, 甚至有的保健品某些含量超标等引发副作用, 因此, 保健品不可滥食, 尽量从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