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894·
门诊儿科处方用药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调查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9月~2005年9月儿科门诊处方,对有关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针剂的处方占总处方数76.5%,使用抗茵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73.6%,其中单用为74.0%,联用为26.()%,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36,其中5种以下(含5种)为63.8%,5种以上为36.2%。结论:儿科门诊处方存在着用药品种数过多、抗茵药不合理应用、剂型选择不恰当等问题,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关键词] 儿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015213(201)6)07一()894一()2
为了解儿科门诊处方用药状况和贯彻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情况,对我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发现问题,给临床医生以警示。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0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共1I 368张,统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统计含针剂处方所占百分率、含抗菌药物处方所占百分率以及抗菌药物单用、联用所占抗菌药物处方的百分率、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联用处方所占的百分率。结合有关规定和文献对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建议。
2结果
2.1针剂处方所占百分率11 368份儿科处方中,使用针剂处方有8 696份占76.5%,其中使用输液为7 235份,占针剂处方的83.2%,各年龄段使用针剂情况统计,见表1。
表1 各年龄段使用针剂情况统计表
2.2每张处方平均品种数及其分布11 368份儿科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36种,其中5种以下(含5种)为7 253,占63.8%,5种以上的为4 115份,占36.2%。
2.3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百分率11 368份儿科门诊处方中,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处方8 366份,占73.6%,所调查的处方中,抗菌药物使用频数排前6位的依次是头孢克洛、克林霉素、头孢他定、阿奇霉素、头孢拉定、无味红霉素。2.4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及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的频率抗菌药物的使用分单用、二联、三联等情况,再考察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见表2。
表2抗菌药物使用方式情况统计表
3讨论
3.1儿科患者针剂使用的频率过高选择恰当的剂型和正确的给药途径,也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基本原则是口服能达到疗效的就尽量口服给药,不要采用注射剂。调查结果,儿科患者针剂使用率为76.5%0,其中输液占83.2%。儿科患者虽然就诊时病情较急,且口服给药困难,针剂使用稍多些也是预料之中的,但高达五分之四的比例是否过高,有待探讨。虽然注射给药作用快,但也存在不安全陛,尤其是在输液中加入过多的小针剂时,使治疗风险增加。因此,要严格遵守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做到合理选择剂型和给药Nik。
3.2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品种数有待减少 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患者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36种,其中5种以下(含5种)占63.8%,5种以上占36.2%。《处方管理办法》第十条第六款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1]。结果表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处方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用药品种数要求,这其中有病情确实需要的情况,但也有药品滥用的情况。这就要求临床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药,药师认真审方,医院管理者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严格管理,共同创造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
3.3抗菌药物使用的问题
3.3.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结果显示,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高达73.6%,高于卫生部要求的50%以下,明显高于国际标准[2]。儿科疾病大部分为病毒所致,抗菌药物大量应用对病程控制无益。这说明医院在抗菌药物应用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制订相应技术规范及指导原则,降低过高的抗菌药物使用率。
3.3.2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联合使用的百分率过高 儿科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尤其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3]。调查发现,有超过50%的抗感染处方为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联合应用,反映预防性用药过于泛滥的趋势。因此应明确各种抗菌药和抗病毒药的应用指征和用药目的。
3.3.3存在不符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的联合用药现象调查中发现,不少处方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不符合抗菌药物的序贯疗法[“。比如使用了头孢拉定注射剂后给予克拉霉素颗粒(应给予头孢拉定颗粒或胶囊);克林霉素静脉滴注后不给克林霉素颗粒或胶囊而给予阿奇霉素颗粒;使用阿莫西林注射剂后不用阿莫西林胶囊,而用头孢氨苄胶囊等等,这类情况不少。
总之,处方用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用药品种过多,针剂和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要克服这些不足,一是贯彻执行好《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二是医务人员要提高诊疗水平。三是各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院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规范和细则。四是医疗机构的管理者要对医生的处方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