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例低浓度二硫化碳中毒神经传导速度与皮肤交感反射监测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低浓度CS2中毒对51例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皮肤交感反射的影响。方法 选51例长期低浓度CS2接触者,并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CS2中毒且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无其他中毒史者,采用丹迪Keyp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NCV与SSR检测。结果NCV检测结果:运动神经潜伏期(DML)的阳性率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25)。DML检测: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与大于10年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CV检测: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与大于10年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SSR检测结果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DML的检测阳性率与SSR的检测阳性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SNCV的检测结果与SSR的检测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低浓度的CS2中毒者的周围神经损害,运动神经远端的DML的损要比SNCV损害的范围广,即运动神经要比感觉神经更易受损。并且随着接触史的延长运动神经、感觉神经、自主神经损害均加重。而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者中自主神经的损害要重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损害。
二硫化碳(Carbon disulphide,CS2)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系统损害,而神经系统是CS2毒作用的主要靶部位。在粘胶纤维、玻璃纸、农药等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进行这些作业的工人接触CS2时极易造成神经[1]及血管的损害。1856年Delpech首先报告了24例CS2中毒病例[2],也有些关于视力、生殖系统的、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损害的报道。但对植物神经的损害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慢性CS2中毒者进行临床观察及周围神经电生理研究,进一步探索CS2中毒的神经损害的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1例CS2中毒者均为从事粘胶纤维生产者,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CS2中毒。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卫生标准GB24-2002《职业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其中男37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41.2岁。接触史4~34年,平均22.7年。其中≥10年者29例,<10年者22例。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者49例(96%),易激动、心悸29例(29%),乏力、震颤其他36例(72%),肢体麻木疼痛26例(50%),51例均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该组病人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无其他中毒史。根据其他文献慢性中毒文献记载,低浓度CS2接触史10年以上神经损害较明显[3]。故把51例患者接触史分为大于等于10年与小于10年组,并进行NCV(DML与SNCV)与SSR检测。结果与正常值(北京协和医院制定)进行比较。NCV值超过正常值20%为阳性,SSR超出正常值范围为阳性。
1.2 仪器与方法 应用采丹迪Keyp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NCV与SSR测定。被检查者均在安静、屏蔽环境中,室温保持在22℃~25℃,同确保皮肤温度在32℃~37℃放松仰卧位。NCV采用常规检测方法(200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与神经电生理学组制定的肌电图诊断标准检测规范)测定。SSR记录电极采用表面粘膏电极,上肢置于手心记录,手背参考;下肢足心记录,足背参考。用表面电极刺激左正中神经。电流强度12~32mA,电刺激时程0.2ms,带通0.6~60Hz,分析时间10s,灵敏度0.1~1.0mV/cm。刺激五次,刺激间隔在5s以上,以减少刺激部位的适应性。分别测量SSR起始点及各波潜伏期。文献记载,SSR的潜伏期比其波幅有意义[4]。在5次刺激中取潜伏期最小者。
2 统计学方法
对NCV与SSR的检测结果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均值±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用t检验比较差异的显著性。
3 结果
3.1 按运动神经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皮肤交感反射的潜伏期分组检测,结果见表一
(1)DML的阳性率与SNCV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25)。
(2)SSR的阳性率与SNCV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25)。
(3)DML的阳性率与SSR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0.25 ,
无统计学意义。
3.2 按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和大于10年分组,检测结果见表2。
(1)DML检测结果: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与大于10年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SNCV检测结果: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与大于10年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3)SSR检测结果: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与大于10年者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DML的检测结果与SSR的检测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
(5)CS2的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SNCV的检测结果与SSR的检测结果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
(6)CS2的接触史大于10年DML、SNCV、SSR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意义(0.25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劳动卫生工作的加强,CS2所致的职业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五十年代至今,因高浓度CS2中毒引起的急性典型的有临床症状的病例已大大降低[5]
,而低浓度的CS2长期接触引起的慢性、潜隐性——“亚临床中毒”日益突出,表现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功能的改变。但是神经系统是CS2作用的靶部位,所以本文筛选了51例低浓度中毒且无其他系统疾病的病例,着重研究中毒者的周围神经与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用于周围神经已有历史,是医学界上推荐的客观的指标。皮肤交感反射(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有关,并反映交感神经节的纤维的表皮电位,临床上应用于检测相关疾病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失常,是一项较为客观的电生理指标[6-7],是多突触的交感神经反射,反射弧由粗大有髓皮肤感觉纤维组成传入支,中枢结构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反射弧的传出支由细小的无髓鞘C型(胆碱能)纤维组成,并支配汗腺的活动,所以,在CS2中毒时易受累,也就是自主神经病变更能反映周围神经的损害。本研究表明,低浓度的CS2中毒者的周围神经损害,运动神经远端的DML的损害要比SNCV损害的范围广,即运动神经要比感觉神经更易受损。二者均随着接触史的延长损害加重。而SSR的损害接触史小于等于10年的阳性率要高于DML同期的阳性率。所以长期接触低浓度CS2的自主神经损害要早于周围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和其他系统。因此SSR的检测与分析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低浓度CS2中毒的的方法之一。并且为进一步识别、评价和控制低浓度CS2中毒提供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