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糖醇口香糖咀嚼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常见细菌的影响。方法: 纳入60名年龄在18 ~22 岁口腔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 组(n =20)。A 组于午餐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45 min;B 组于午餐后咀嚼等剂量同品牌木糖醇口香糖15 min;C 组(对照组)午餐后不咀嚼口香糖。于咀嚼口香糖3 周后收集唾液,接种于BHI、MSB、Rogosa 培养基平板,计数总菌落与主要条件致龋菌的数量,评估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 咀嚼木糖醇口香糖组口腔微生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但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微生物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咀嚼口香糖15 min 即可达到良好口腔清洁效果,延长咀嚼时间并不能显著增强其对龋病相关微生物的清除作用。
[关键词] 木糖醇口香糖; 口腔微生物群落; 口腔致龋菌; 咀嚼时间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常见口腔感染性疾病。龋病的发生、发展与口腔微生态失衡密切相关。咀嚼口香糖可显著改善口腔微环境,具有潜在的防龋作用[1] 。口腔菌斑微生物可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而咀嚼口香糖可刺激唾液分泌,抑制菌斑产酸,改善口腔酸性环境。另外,咀嚼口香糖本身还可对口腔食物残渣和菌斑起到机械清洁作用。研究表明,咀嚼木糖醇可显著预防龋病的发生[2] 。由于相当数量的青年人群习惯长时间咀嚼口香糖,过长时间咀嚼可能会导致咀嚼肌处于长期紧张状态,增加夜磨牙风险,影响睡眠质量。长时间咀嚼口香糖还可能导致咬肌锻炼过度,刺激下颌角肌肉和骨骼发育,影响青少年面形发育[3] 。另外,长期咀嚼口香糖还可能对舌面表皮微血管造成损伤,并导致牙釉质磨损和牙龈萎缩[4] 。目前市售口香糖多含有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有害添加物,其代谢产物可能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5] 。鉴于长期咀嚼口香糖的潜在危害,本研究拟通过对比不同咀嚼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从口腔微生态
角度评估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利弊,为合理咀嚼口香糖有效清除口腔菌斑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实验伦理学
临床志愿者的纳入与口腔临床标本采集经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志愿者知情同意后进行。实验过程符合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医学实验伦理委员会关于临床试验规范要求。
1.2 实验对象
在成都市随机纳入60 名年龄在18 ~22 岁男女志愿者各30 名。纳入标准:①无全身性疾病;②试验前2 周全身及口腔局部未使用抗生素;③试验期间未进行正畸治疗;④牙列完整(含第二磨牙和部分前磨牙未萌出者);⑤无重度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病。排除标准:①孕期及哺乳期妇女;②口干症,口腔真菌感染;③牙周袋深度>4 mm;④口腔癌前病变或口腔癌患者。15Min,咀嚼3周;对照组(C 组):不咀嚼口香糖。
1. 3. 1 采样
咀嚼前采样:在试验开始前采集志愿者唾液样本进行基线细菌培养。采样前嘱志愿者温水漱口后,于同一时间同样环境下使用25mL无菌离心管采集非刺激性唾液1~2mL,冰盒保存下2h送回实验室进行细菌接种、培养及计数等操作。试验结束后采样:试验开始3周后结束咀嚼干预,采样方式同咀嚼前。
1.3.2 细菌培养、计数和鉴定
唾液标本涡旋震荡后梯度稀释1×103倍,分别取稀释后菌液5μL接种于BHI 培养基(总兼性厌氧菌)、MSB培养基(变异链球菌)和Rogosa培养基(乳杆菌)琼脂平板,37℃厌氧培养(900mL/LN2,100 mL/LCO2)48h后进行菌落计数(CFU/mL)。在所有生长平板中挑选典型菌落进行革兰染色,进一步确定所计数菌落种属。
1.4 统计学分析
SPSS17.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配对t 检验比较各组试验前后的菌落数量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试验前后组间菌落数量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咀嚼前后口腔细菌变化情况
60名受试者均顺利完成本试验,接种细菌于各自生长培养基平板生长良好(图1)。与基线相比,咀嚼木糖醇口香糖3 周后, 唾液总兼性厌氧菌、变异链球菌及乳杆菌数量A、B 组均显著下降(P <0.05),而对照组(C 组)则无显著变化(P >0.05)(表1)。
2.2 不同咀嚼时间对口腔细菌的影响
咀嚼口香糖3 周后,A、B 两组组间唾液总兼性厌氧菌、变异链球菌、乳杆菌降低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A、C 两组间,以及B、C 两组间总兼性厌氧菌、变异链球菌、乳杆菌降低水平有显著差异(P <0.05)(表2)。
3 讨论
龋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人的一生均有患龋风险[6] 。青少年人群患龋率高[7] ,因此龋病的防治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重要。口腔中变异链球菌与乳杆菌的数量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8] 。大量研究表明,定植于牙菌斑中的变异
链球菌是主要龋病相关菌,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持续产酸,造成菌斑pH 值降低,进而导致牙釉质脱矿,最终形成龋损。另外,乳杆菌作为口腔常见产酸耐酸菌,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亦具有重要作用[9] 。
饭后咀嚼口香糖可不同程度降低龋病发病率[10] 。咀嚼无糖口香糖可减少牙菌斑堆积[11] ,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和定植[1] ,并降低菌斑中乳杆菌、黏性放线菌等龋病相关菌数量。尽管餐后咀嚼口香糖具有防龋作用,但咀嚼时间过长可导致诸多弊端。长时间咀嚼口香糖可导致咀嚼肌处于长期紧张状态,增加夜磨牙风险,影响青少年面形发
育[3] ;长期咀嚼还可能导致舌面表皮微血管损伤,以及牙釉质磨损和牙龈萎缩[4] 。口香糖中的有害添加剂也可能通过长时间咀嚼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5]。本研究通过评估不同时长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对唾液兼性厌氧菌总量及变异链球菌和乳杆菌水平的影响,从口腔微生物群落角度为口香糖合理咀嚼时间提供参考。本研究发现每日餐后咀嚼
木糖醇口香糖15 min 及45 min,3 周后口腔内兼性厌氧菌总量及两种主要龋病相关菌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提示口香糖咀嚼本身对口腔菌斑具有较强的清洁能力,其原因可能与咀嚼刺激唾液分泌有关[12] 。唾液分泌增加可提高菌斑缓冲能力,
在缓冲菌斑酸性的同时,抑制产酸、耐酸菌的生长优势,逆转口腔微生态失衡。Caglar 等[13] 发现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对唾液中变异链球菌数量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唾液中乳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与本结果有一定差异,可能与志愿者咀嚼口香糖时间及所用口香糖中木糖醇含量差异有关[14] 。本结果发现每天咀嚼15 min 与45 min 对唾液兼性厌氧菌细菌总量、变异链球菌及乳杆菌水平的抑制作用无显著差异,提示每天咀嚼木糖醇15 min 便可起到显著逆转口腔微生态失衡,防治龋病的作用,避免了长时间咀嚼口香糖对口腔健康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咀嚼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避免长时间咀嚼口香糖提供了微生物学理论依据。然而,尚需进一步扩大受试者人数以及增加观测时间点,通过宏基因组学手段,系统研究咀嚼口香糖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影响,以期为青少年口香糖咀嚼时间提供合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