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

    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

    【摘要】民族·理研究机械照搬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容易导致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研究获得的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民族心理研究中,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

    【关键词】民族心理;研究策略;文化偏差;文化;人类学方法

    在新时期,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民族地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文化变迁,民族心理研究增多。但是,民族心理研究中容易产生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文化偏差。因此,本文尝试从文化人类学对心理课题研究的视角,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心理研究为何要向文化人类学借鉴?

    ()民族心理研究常见的局限:经典科学心理学范式导致的文化偏差。长时间里,所谓“科学”的主流心理学,基本上不重视民族心理学问题。文化上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群体之心理学专门研究,长时间里几乎是空白。在当代,尽管主流心理学中关注少数民族心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由于受现代科学的普世主义和欧美中心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其选题、框架设计和方法基本上仍然机械地沿用欧美发达社会形成的主流心理学范式,其结果难免出现偏差。

    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范式研究民族心理时,尤其存在文化方面的局限、偏差甚至偏见。这主要表现以下方面【l 1。其一,长时期里,主流心理学理论为追求所谓的“客观性”和文化“普适性”而拒绝考虑文化与价值因素,以至其实践应用中严重忽视不同社会的文化背景。其二,尽管后来主流的心理学开始考虑文化因素,但仅作为背景变量,仍难以克服欧美文化本位所造成的偏差。其三,在北美以外的地区,甚至在欧陆,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心理学专业人员日益发现现代主流心理学知识及其实践应用的文化偏差,因为它是主要在美国兴起和发展的产物。其四,可能更危险的是歧视性文化偏见。这种西方“科学”范式对非发达社会人们的称谓,经历了从“野蛮人”,经过“原始人”,再经过“不发达民族”,到现在的“传统民族”的演变【2]。尽管在今日学术界,露骨的种族主义基本消失。但是这些术语

    演变中,价值区分倾向始终存在。在今日,当少数民族群体在心理测验中得了低分,而人们又反对对低分数作人种解释时,测验成绩更多地被看作是缺乏良好的环境、家庭和教育的结果,即成绩差异是不发达因素造成的。因此,一定意义上,这些是扭曲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应该说,上面所述主要是西方发达社会的倾向。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心理学开始时基本从西方引进,至今盛行的是欧美范式,多少容易受此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少数民族心理时,必须克服这种倾向。笔者认为,借鉴文化人类学(c u l t u ra l a n t h r o p o l o g y),有助于我们克服这种倾向。

    ()为何说文化人类学可资民族心理研究借鉴?简要地说,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在北美,人类学总体上简要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研究人类的生物属性,后者主要关注人类的文化属性,是人类学大厦的基础,大体相当于英国所说的“社会人类学”(s o c i a l a n t h r o p o l og y)、欧洲大陆所说的“民族学”。如果说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关注作为社会动物的人的问题,人类学的特色在于以其特别的方法论和技术,从文化的角

    度研究人。由于不同群体在事实上常常是不平等的,所以通常情况下弱小的群体更为人类学家所关注[引。

    更应注意的是,尽管人类学领域不已心理问题为自己研究的专业,文化人类学(后面权且简称为“人类学”)形成之出初许多学者就关注心理问题,主流心理学范式的文化局限和文化偏差也最早并一直为许多人类学人士所反对。其实,马林诺夫斯基、本尼迪克特、米德、萨皮尔、怀廷、卡丁纳、克鲁克亨等人类学大师都关注心理问题,重视分析文化视野中人类精神与行为的多样性。他们对于各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类心理的差异更为感兴趣。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当时心理学家普遍持有的一种看法,即认为人类的本质在西方社会中已经揭露无余。人类学家从他们自己的研究出发,对所有社会的人类在心理上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一假说提出了质疑【4 1。有意思的是,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是冯特的研究生(万明钢,2 7)。与冯特创立实验心理学同一时代的美国人类学家鲍艾斯(FB o a s)也出版了《原始人的思维》(T h e Mi n d o f P r i m i t i v e M a n)一书。可惜的是,由于后来学术分科的藩篱,使得当代心理学研究长时间里严重忽视了人类学的智慧【5 1

    二、历时分析:文化人类学对心理知识发展的贡献作为英国人类学的开山祖师之一,泰勒不仅首次明确对文化下定义,而且认为人类学研究必须侧重心理学角度。他自己就通过分类列出大约三百种文化,并采用统计、比较的方法分析研究社会习俗、禁忌、语言与行为的关系。在泰勒的影响下,由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南太平洋地区的未开化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6]。这以后人类学中先后产生了文化与人格流派、心理人类学、认知人类学等流派,对民族心理研究有重大贡献。

    ()学科内的一个领域出现:文化与人格关系流派。早期的人类学研究心理问题时,侧重文化与人格形成之间关系。文化人类学家对特定文化群体共同享有的行为、观念、感情和思维感兴趣。因此,他们所感兴趣的就是为其他社会的成员或某个亚文化群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那些带典型性的个性方面。这些共同享有的特征通常被称为典型人格(m o d a l p e r s o n l i t y,也译作“模型人格”)。因此,12'理人类学的前身就是以文化与人格方面的研究著称,

    并长期以此为核心【J。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对太平洋岛屿上土著人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在2 0世纪2 0年代就指出了现代欧洲心理学经典知识——弗罗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局限【4]。此后,本尼迪克特专门研究了文化模式,以发现和确定某一特定族群的特定人格类型。特别是5 0年代以来,人类学家扩大了比较研究的范围,同时对几个社会的资料进行比较,形成了专门的文化与人格领域。

    ()正式分支学科的形成:心理人类学。1 9 6 1年出版的《心理人类学——研究文化和个性的方法》,正式提出心理人类学的概念,即作为心理人类学,应该研究人的欲望和追求对于维持或改变整个社会文化体系所发挥的作用【3 J。此后,心理人类学超越了传统的文化与人格研究偏重从生计与育儿方式等方面考察心理问题的局限,其研究涉及远离西方社会的人们的社会结构、生活习俗、育儿方式、血族关系和原始教等,以更充分鉴别并解释某些特

    定人类族群共同享有的典型的心理特征。这方面的重要代表是怀廷(J wMWh i t i n g)

    人的“六文化研究计划”。他们成立了六个研究小组,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拟定考察方案,培训考察人员,使用同样的调查方法,然后在东非的古西地区、新英格兰的一个社区、印度北部的一个村庄、日本冲绳的一个农村社区、墨西哥的一个下层社区印第安人居住区和菲律宾的一岛居民区,对居民们抚养训练儿童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他们在上述六个社区中,各对5 0户至1 0 0户人家进行调查,特别是调查母亲与幼小的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种文化中的调查报告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称之为民族志的背景,主要描述地方环境,居住方式、房屋类型、基本的经验类型、社会组织、家庭形态、宗教以及其他与儿童出生或调适有关的成年人世界的各种现象。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儿童教养,主要讨论怀孕与生育、婴儿期、断奶、童年及青春期等现象。该研究从社交行为、攻击行为、助人、赞同、求助、期望、责任感、触摸等1 2个方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把六种文化划分为AB两种类型,A型文化强调群体的重要性,而B型文化则具有个人主义定向的倾向【引。要注意,六文化研究计划之前,文化与人格的研究都过分地依赖投射测验。而六文化研究计划则强调运用人类学方法对行为的观察与访问。现今,心理人类学被认为是“系统运用心理学概念与方法所做的人类学调查研究”,关注社会之间和社会内部的心理差异,也对人类心理相似性感兴趣【引。研究日益深化,关注问题主要是文化与自我、人格和精神保健、心理特征的跨文化变异、文化变异的心理学解释等。

    ()当代的进展:向文化与认知关系方向拓展。当代人类学在心理方面研究的新发展突出地表现在文化视野中的认知等课题。主要研究包括以下两方面。1.学校教育与儿童认知测验成绩。人类学对认知的关注开始于对学校教育与儿童认知测验成绩关系的研究。人类学研究发现,学校教育明显地表明能帮助儿童在完成许多认知测验时取得“优异”成绩;在同一个社会中,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一般都比没受过教育的人测验成绩好。比如说,非西方社会中没受过教育的人比起受过教育的人来,能透过二维空问图形成立体图象的可能性很小,记忆测验成绩较差,按照几种不同方式划分项目的能力较差,解语言逻辑问题的能力较弱,而且也没有表现出进行形式运算思维的迹象J

    但是,为什么学校教育能有这些作用呢?学校教育是不是像杰罗姆-布鲁纳(J e r o m e B r u n e r)等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能够使一个民族达到更高的认知发展水平呢?虽然学校教育有可能创造出更高水平的认知思维,但也还存在着其他可能的解释。所观察到的那些差异可能是由于在校儿童有上学的经历而形成的优势所造成的,而这种优势与一般认知能力并没有任何关系。比如说,试考虑一下要求人们把属于同类型的几何状进行分类或分组这项研究。这个人可以要么根据颜色来分类,要么根据形状来分类。在美国,小孩子通常根据颜色来分类,而再大一些则常常根据形状来分类。非洲很多地区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是按颜色而不是按形状来分类的,其原因是,没受过学校教育的非洲人很可能是对用来进行测验的画和几何体形状不熟悉。人们如果对某些和特定的东西很熟悉,他们就会更好地完成用这些东西来进行的测验。普莱斯·威廉斯(p r i c ewi l i a n s)在让西非的蒂夫儿童进行分类时,他不用几何形状,而是使用了每个儿童都熟悉的动物植。这些儿童毫不费劲地进行了“抽象”的分类]。这表明,认知差异与教育和文化密切相关。这也说明,心理测量必须考虑文化背景的制约性,因为测量工具本身就会导致文化偏差。

    2.认知人类学。从2 0世纪7 0年代开始,人类学强调文化的主观性、象征性特征。文化不仅仅是、也不再主要是人发展和行动的客观环境,而是更具有主观性;作为被历史地传递的、体现在符号之中意义的模式之文化,作为有关观念的概念性结构或体系之文化,就在人们的心智中。目前人类学家普遍赞成把文化看作一种代码。这种代码通常被看作是一种程序、一组法则,或者文化上适宜的行为赖以世代相传的知识本身。“一个人类群体所共有的文化基本上就是一个认知系统,它使一个人的行为可为别人所理解”{2 7。在此背景下,人类学研究心理问题时,开始更加强调认知。其结果便是认知人类学的形成。

    认知人类学是致力于对他文化群体科学知识的理解,其目标是弄清在关于自然(和超自然)世界知识方面,不同文化的人们如何描述、分类和组织的。简言之,认知人类学关注的是文化对人脑运转的影响,即文化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的影响。早期的认知人类学力图从特定民族自己的观点来认识他们心中的世界,尤其是运用“民族分类学(F o l k T a x o n o m y)”或“民族科学”(E t h n o s c i e n c e)的文化主位性方法,研究特定群体中文化与认知的关系。康克林(HCC o n k l i n)对菲律宾哈努诺人(H a n u n o o)的调查发现,他们的语言中有近2 0 0 0个植物名词,对1 6 2 5类植物都有专门的全名,并被分为8 9 0种,而科学植物学的分类为6 5 0个属和1 1 0 0个种。他们区分植物时根据其叶形、颜色、产地、大小、性别、生长习性、植物寄主、生长期、味觉和气味等,对植物各部分和属性的名词达1 5 0多个】。可见,哈努诺人对植物的认知是有其鲜明的特色的,与科学植物学有显著的差异。这也有力说明,历史上有关西方人认知优于“原始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在这类研究的基础上,认知人类学进一步认为,综合性文化定义应包括显性文化(e x p l i c i t c u l t u r e)和内隐性文化(i m p l i c i t c u l t u r e),前者是外显的,易观察的,相当实在的,例如,一个群体的日常风俗习惯、常见制品等;后者指的是一套有组织的规则(o rg a n i z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s),位于日常显性文化之后,是日常显性文化协调一致的模式。在相当长时期里,人类学关注的是文化中有形的、可观察的一方面特征,将文化视为“外在于那里的(o u t t h e r e)”。今天人类学则进一步重视文化深层潜隐的、基础性的方面,即符号、价值观和意义,将文化视为“内在于这里的(i nh e r e)”,内在于个体,或互动中的个体之间l 1。可以说,今日人类学与心理学的相关性和相似性更大了。可见,人类学正在更全面、深入地探索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世界。当前,认知人类学进一步关注文化图式与行动,涉及情感、动机、内化、社会化等问题。

    总之,人类学对心理知识的贡献,论证了主流心理学知识的确忽视了人类心理的多样性,存在文化偏差。同时,上述研究还表明,研究民族心理,需要补充经典心理学心理学范式之外方法。

    三、共时分析:文化人类学对民族心理研究方法的启示从上面的研究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学不仅贡献了心理学知识,而且其研究文化的理念和技术都与主流心理学有显著的差异。这对我们从方法上克服主流心理学的文化偏差,有相当的启示。尽管该学科方法论在不同时期有发展变化,但是都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基本理念:兼顾人类心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重视个体与生态文化互动。人类学的实地调查发现,一方面,世界上现存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种属,任一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另一方面,特定族群受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是自然环境,如气候、降雨量、植被、动植物资源等;一是社会环境,如该社会的人文传统、与其他群体的互动关系等。因此,人类不同族群的文化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为了克服“民族中心主义”(e t h n o c e n t r i s m)这一人类社会难以克服的共同倾向,反对“文化沙文主义”(c u l t u r a l c h a u v i n i s m)。人类学重视文化相对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是平等的。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是“合适的”,对其他文化未必同样合适。当然,更重要的是,文化相对主义的理念,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特殊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意味着将文化行为放人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引。

    这给我们正确认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野。不同民族间的个体在生理上都是类似的,都生存在有一定限制的自然环境中,因此其基本的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具有相当的一致性。这决定了不同民族间的心理具有共性和相似性。但是另一方面,各个民族都是生存于特定的自然和文化条件,其心理和行为既受特定生态环境因素的制约,更受到响应的语言、技术、制度和信仰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民族间的心理存在独特性和差异性,尤其要重视民族心理的文化性。同时,人类学表明,我们要深刻分析了民族心理,尤其要严谨说明文化与民族心理互动的机制,要有整体性的系统观。生态作用是文化与行为的原动力和塑造者,生态学的变量培育出了塑造人类行为的文化模式。因此,要真正理解人类行为,就必须建立起一个包括生态学、文化遗传、经验与人类行为关系的整合性网络,在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之上综合研究人类行为。这样,才能较充分有效地进行民族心理研究。

    ()数据收集的技术:深入田野。人类学以研究方法见长,其突出的原创性贡献就是田野工作(f i e l d w o r k),它被视为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l 3]。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呆上一定时间(一般一年左右),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而开放地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可见,人类学田野工作与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其一反对“走马观花”,力求做到像一个“尽量合格的当地人”,将从本研究者立场的“他观”与站在被研究者角度的“自观”相结合,尤其真切体验被研究者的感受,以克服研究者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对象的陌生感、局外感和偏见。其二,力求全貌性地认识,重视草根性(g r a s sr o o t e d)材料。人类学家注意系统考察一个民族或社会的产业、技术、语言和宗教,甚至它的婚姻及继嗣制度,不仅包括官方文化,而且重视融于民众E l常生活的“民间”文化,诸如图腾、服饰、食物、禁忌、育儿习俗等。

    人类学研究正是通过关注民间生活,以探寻人类千姿百态的文化模式与文化意义。可见,与坚持实证范式的心理学家不同,人类学家通常不借助于预先制定好的调查表或实验——因为这种设计只能倾向于发现他们想要的东西。相反的是。由于对“异文化”感到陌生,人类学者坚持尽可能开放的思想——参与到被研究情境,去掉自己的前设,然后提出问题,形成并不断修正和验证假设,因而发现许多预想不到的事。当然,人类学者在研究之前也会有假设,但并他们不完全依赖于假设,在研究过程鲜明地表现出探索性和开放性。这对民族心理研究尤为重要。

    ()数据的分析:注重整合性与深度性。这种分析模式有两个鲜明特点。其一,全貌性。对人类学家而言,看待事物,要把它放在社会整体环境中加以考察。既要系统地弄清内部各因素,又要注意相关的外部因素;不仅要关注结果,而且要重视实施背景和实施过程。其二,辨证性。人类学家对同一问题的分析,运用分别从不同相关渠道收集的数据与材料进行相互映证,以获得较全面的信息。其三,深度整合性。人类学认为,现实是由被研究者经历的

    意义构成,故应将主位(e m i c)与客位(e t i c)分析相结合,既用调查者所持的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事物,还要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力求运用本土眼光和主位话语去解释该事物,从而分析出表层现象后面的深层结构。可见,将人类学方法引入民族心理研究中,有助于克服经典力学范式的心理学方法论的局限,例如,主客对立观、机械原子观和普世主义等,尤其是其有力地说明不同文化中心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的人类学研究大多坚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原则,较为关注前现代社会人们和少数民族,不少学者都关注特定文化中人们的心理特征。人类学研究获得心理知识表明,人类各民族的心理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心理与文化有密切关联,西方范式心理学知识难以充分解释非西方文化中的心理现象,应该对少数民族心理进行专门研究。这种研究应借鉴人类学理念和方法,以克服文化偏差。最后,还应当说明,要正确对待将人类学方法引入民族心理研究这一问题。这并非是粗暴地否定经典科学范式的方法,而是力求克服其局限,补充其不

    足。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文化与心理问题之研究增多,有学者认为主流心理学正发生“文化革命”l 1 l l,出现了跨文化心理学和多元文化心理学,文化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心理学中也日渐增强,有日甚至称之为心理学中的“第四势力”【1 2]。显然,致力于文化探索的人类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