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理论视域下的中医隐喻翻译
认知理论视域下的中医隐喻翻译
摘要:中医蕴含丰富的古代哲学思想,其独特的“取象比类”思维使得中医语言存在大量比喻修辞。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隐喻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方式。从认知理论角度分析中医隐喻翻译,并提出相应翻译策略,以凸现中医独特的意象思维模式,为中医翻译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中医,取象比类,认知,隐喻翻译
中医具有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钱学森将其称为“唯象的中医学”,“象”有形容、比类的功能,具体表现为“取象比类。”⋯比喻是表现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与类比的共同点是“相像”,正如《周易·系辞上》所云:“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它使“取象比类”成为一种可能。中医的基本认识和思维方式是“唯象”,所以中医可以说“无譬,则不能言”,致使中医文献中广泛存在明喻、隐喻、借喻等比喻辞格。
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面的修辞手段,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L2。思维是语言的内在机制,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人们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隐喻的,所有语言都具隐喻性.作为人类抽象思维产物之一的中医语言也不例外。
1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honson所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隐喻不是简单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2 3隐喻实质就是跨域映射(mapping),即从结构相对简单且容易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到结构相对复杂而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是目标域的部分特征向源域的转移。隐喻的基础则是源域和目标域问的相似性或所具有的共享概念。隐语翻译的任务就是在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将源语中所建立的相似性或共享概念映射到译语中。
2中医语言的隐喻性特征
中医语言隐喻性特征通过“取象比类”来体现。它以“象”为工具,以认识、领悟、模拟客体为方法,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导在其它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日。这种以熟知、具体的事物在取象比类思维引导下被映射到陌生、抽象事物的思维过程在中医语言中很常见。例如,《黄帝内经》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用男女、道路等具体实物表述了“阴阳”这一抽象概念;“风者,善行而数变”用自然界“善行而数变”的风来借喻具有游动、走窜、多变特点的风邪。“取象比类”把抽象医理寓于具体物象之中,使艰涩难懂的学术概念成为可眼观手触的身边物。总之,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为思维手段的隐喻是中医语言的特征。
3隐喻认知视域下的中医翻译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教程》中指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要么传递其意义,要么重塑起形象,要么对其修改,要么对其意义和形象进行完美的结合,林林总总,而这一切又与语境因素、文化因素如此密不可分,与文内重要性的联系就更不用说”。隐喻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涉及到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它不仅仅是表层语码形式的解码过程,更是深层喻义与语义的转换过程,是译者把隐喻所隐含的信息通过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进行的一种综合处理[6]。它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转换,还包括语境、文化、喻义与语义等重要因素的转换。中医语言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具有隐喻性的中医语言时,应灵活选用翻译策略,在读者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努力寻求相异文化间所具有的相似性,使原语在语言形式、语境、文化等各方面最佳映射到译语中。
3.1对等映射翻译
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构造,并经历和体验着自然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于是各民族对事物的表达产生了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模式。Hudson¨l指出,人类具有“共有的非文化知识”(shared non—cultural knowledge)。即不同民族基于相似的认知所共有的,而不是通过相互学习所获得的。对等映射翻译以原语和译语“共有的非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原语篇章中源域和目标域的位置顺序对译语篇章中源域和目标域进行翻译,是一种位置完全对应的映射关系,类似于异化法,既能保留原隐喻形象和文化特色,又能丰富和完善译语表达。
例1:“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副
译例:The stomach is the sea of the food and water and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six fu—organs.
例2:“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9
译例:Danzhong is the palace of the heart.
分析:例1把“胃”隐喻为“海”和“源”。译文采用对等映射法,按照位置对应关系把隐喻“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分别译为the sea of the food and water和the major source of the six fu—organs;例2把“膻中”隐喻为“宫城”,译文亦按照位置对应关系把隐喻“心主之宫城”译为the palace of the heart。可以看出,原文隐喻英译时仍用隐喻,使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与修辞上均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原隐喻的内涵和形象,又反映出中医特有的意象思维模式,有利于中医医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发展与传播。
3.2转化明喻法
隐喻比明喻含蓄、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而明喻直截了当、浅显易懂。当有些隐喻翻译显得突兀、晦涩难懂时,可转化为明喻。正如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谈到,直接在译文中再现原文隐喻虽然能被专家学者所理解但可能会导致普通读者的迷惑,那么可以采取明喻加意译的方式。一是将原文中隐喻的意义传达出来,消除理解上的障碍;二是保留原文中的隐喻形象。
例3:“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
译例:The heart is just like a king organ from which spirit e—merges.
例4:“是以古之仙者,为引导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难求老。”o”
译例:For longevity,the ancient immortals.when doingDaoyin,stretched their body and
Limbered up their joints like bears and moved around like an owl.
分析:例3为判断句,“君主之官”为隐喻,其意为“像君王一样的器官”。译文采用化隐喻(君主之官)为明喻(just likea king organ)之法,使语义更加具体化;例4为对举(并列)式,“熊经鸱顾”为隐喻,其意为“像熊那样伸展,像鸱鸟那样环顾”。通过对举,隐喻出导引的活动方式!”。。译文亦化隐喻(熊经鸱顾)为明喻(stretchedtheir body and limbered up their joints like bears and moved around like an owl),既使原文语义具体化。又能再现原文风韵。
3.3转换等效翻译
受社会文化、历史典故等因素的影响.相同思维能力的人类可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同一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和表达,造成原语和译语的认知冲突,致使读者产生误解。然而,译语中有另外一种能够引起和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模式。翻译时,译者应采用转换等效法.即用译语中能够引起相同或相似认知模式的词改换原隐喻。但必须注意所替换形象应尽量与原作民族风格、语篇风格保持一致。
例5:“平治于权衡。”-⋯
译例:The proper treatment should yin and yang.
例6:“孤精于内,气耗于外。”一“,
译例:Yin keeps inside while yang outside.
分析:例5把隐喻“权衡”转换为balancing the yin and yang;例6把“孤精”隐喻形象换为yin。通过转化隐喻形象,译文完美再现了原隐喻含义及表达式,又使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
3.4直陈等效翻译
中医溶医理于文化之中,语言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有些隐喻句子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很难在译语中找到相应形象.此时应放弃原隐喻形象和文化特色,直接陈述医理部分。毕竟中医翻译属于科技翻译而非文学翻译,传递其医学信息最重要。直陈等效翻译是一种权宜之策,以传递医学信息为目的。它虽不能保持原文的美学特征和文化价值,但却能完整传达医学信息,利于人们学习中医。
例7:“仓廪不藏着,是门户不要也。”_81
译例:Failure of 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 to receive food and water is due to failure of the kidney to restrain.
例8:“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坤。
译例: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yang nature and is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related to the small intestine.
分析:例7把仓廪不藏的原因比作门户不能约束。句中含两个隐喻形象.即“仓廪”和“门户”。由于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无法在译语中找到相应的形象。为再现原文含义,译文采取化隐喻(仓廪、门户)为一般(the intestine and stomach和the kid—ney)之译法,以明确译文意旨、凸现原文医理。例8心与小肠相表里,故把小肠比作心的使者。译文亦采取化喻为一般之译法,最大限度地传递原句医理信息。
3.5补偿等效翻译
深受古代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医语言言简意赅,凝练性强,一个字或词往往蕴含丰富的含义。若不了解中国文化.西方学者甚至是初学中医的学者很难读懂中医,更别说理解其中所含医学信息。因此,对于蕴含民族文化、典故等隐喻词,翻译时应增加必要信息,努力再现原句语义功能。补偿等效翻译,即译语篇章没有和原语篇章对应相同或相似的源域和目标域,且译语读者不了解原语文化背景,此时应用原语篇章中的隐喻进行映射,但必须做些补偿以实现等效。正如尤金·奈达所言“在原文信息量大、读者信息渠道接受能比较小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拉长信息的表达方式。在不任意增加信息内容的前提下。把内隐成分转变成书面文字”。但在进行补偿说’明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避免译文繁冗拖沓。
例9:“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Ⅲo
译例:Left and right are the routes for ascent and descent of yin and yang.
例10:“口鼻者,气之门户也。”l”o
译例:The mouth and nose are the gateways for going in and coming out of qi.
分析:例9把“左右”隐喻为“阴阳之道路”。译文译出原句所含内隐信息(ascent and descent),补充说明阴阳运行的方式。使译文不致让人感到突兀难懂;例10把“口鼻”(下隐喻为“气之门户”。原句所含内隐信息“出入”(going in and coming out)在译文中被准确表达,目的是补充说明气的运行方式。此译法既能保留原隐喻形象.又利于人们准确理解隐喻本质,避免理解上的障碍。
4结语
中医是一种“唯象医学”,具有一定科学性。因“取象比类”而广泛使用比喻,以致明喻、隐喻、借喻比比皆是,具象性比喻使中医独特的类比思维得以延续。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因此,在翻译中医隐喻时,译者应深刻理解原隐喻的文化喻象和语义关联.灵活选择翻译法,在完整传递医学信息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美学特征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