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论中国传统哲学教育与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水

        摘要: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弱化”,是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中国传统哲学教育在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养成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通过深化认识课程目标定位、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等“精细化”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切实发挥中国传统哲学课程对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传统哲学教育;教学改革

        遵循传统医学规律发展中医药教育,从中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出发,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充实学生的人文底蕴,成为当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中国传统哲学教育对中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针对当前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弱化的现象.结合我校中国传统哲学课程的教学实践,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教育在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作用的发挥,以期对在医学院校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自己的探索。

    1当前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弱化”问题突出

        高等中医药教育的主要使命。是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培养合格接班人。经过5 0多年的努力.高等中医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持。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之不深、学之不精,对中医缺乏信心,中医思维欠缺,临床能力薄弱,其中有少部分中医毕业生甚至背叛中医、攻击中医,或成为伪中医、庸医,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1】。

    可以说,“中医思维弱化,I l缶床能力下降”,是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嘲。业内人士呼吁,高等中医药教育者要牢固确立并坚守中医思维.在教学中首先培养中医学生的中医思维,让中医学生牢固掌握中医学理论,熟悉中医学的自然观与方法论.培养出具有坚定的中医信念和较高的中医思维能力、临床水平的优秀中医人才。

        所谓中医思维.是指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的思维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思维、变易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意象思维等。中医大学生存在的“中医思维弱化”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高等中医药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存在问题。

        进入中医药专业之前,我们的学生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科学教育.建立的是因果联系、分析还原式的思维方式。因此.进入高等中医药院校后,从思维方式上较难接受中医学的思维。大学期间,考虑到学生要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必须学习一定的西医学知识。由此带来的影响是,中医类的课程学时会被挤占.部分学生在接受了西医学思维方式之后,很难再接受中医学思维方式与知识[3 1。同时。在专业培养计划中.虽然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

    概论、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国传统哲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些课程并没有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中医思维的应有责任。

       “优秀中医人要有悟性和人文底蕴”嘲,加强对中医大学生传统人文思想的熏陶,注重对中医大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训练和知识结构的补充,这是办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合格中医人才的前提,这对于中医的学习和传承至关重要。

    2中国传统哲学教育在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的基

    础性地位

       文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外延较广.但哲学是文化的核心。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形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都是来自于古代哲学的范畴;中医学的整体思维、直觉思维、变易思维、中和思维等,更是得益于古代哲学思想的熏陶。在历史上,“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总结.儒医、道医、僧医现象的大量存在,特别是中医名家对医学与哲学关系的观点,说明了哲学对中医学的极大影响,中医学与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现代学者认为,中医思维方式就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它不是一种分析还原的方法l 4 l

        因此。中国传统哲学教育在中医大学生传统人文素质提升、中医思维养成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在学校的培养计划中.如何加强包括中国传统哲学在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自2 0 0 5年起,在留学生的教学计划中,将中国传统哲学概论(5 4学时)纳入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国内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哲学概论(3 6学时)选修课。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应该说,本课程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思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医类相关课程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在课程性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总结并加以改革与完善的地方。在

    2 0 0 9年进行的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中,我校将中国传统哲学课程纳入中医学专业教改实验班的基础课程,并在第一学期开设;面向全校开设的中国传统哲学概论选修课程由3 6学时调整到5 4学时。新的教学计划从2 0 1 0级学生开始实施。

    3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哲学课程在学生中医思维培养中的作用

        根据中国传统哲学概论课程5年来的教学实践体会,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教育在中医院校人才中医思维培养中作用的认识,我们认为应深化对中国传统哲学课程目标定位的认识,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切实发挥本门课程对中医人才中医思维培养的基础性作用。

    31深刻认识课程目标定位

        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纳入中国传统哲学的教育,是中医学发展规律、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有着很强的学科性、专业性特征。因此,对于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而言,要清楚、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本课程在中医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与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据此。我们把本门课程定位为中医学专业的传统哲学基础课程。课程开设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中医学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学说以及思维方法等,为学习中医学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传统哲学思想、思维方法等基础。

    3-2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的定位与目标.我们认为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担任中国传统哲学教学的教师主要出身于哲学专业背景。他们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但对与中医人才中医思维培养紧密相关的内容并不十分了解。教师主要是从哲学史的角度,按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进行讲授。这样课程内容的设计,在考虑到要给学生较为完整的体系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对与中医学紧密相关内容的深入介绍,从而不能很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发挥其对学生中医思维培养应有的作用。

        因此,应紧密围绕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考虑选择与中医学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学说以及思维方法等内容,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天道观、人道观、知行观、整体思维、变易思维、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中和思维等,重点进行讲授,而不是着重于中国传统哲学史介绍的完整性。当然,可以在课程开始的绪论中系统介绍一

    下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帮助学生建立较为清晰、宏观的背景与知识结构。

    33积极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为了较为系统地介绍中国哲学史,但又受学时所限.教师往往以课堂灌输为主,而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之后,如何紧密围绕帮助中医学生树立中医思维方式的目标,对中国传统哲学课程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思维的养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否紧随教师的思路并认同所教授的内容.相比起纯知识的灌输,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与学生充分互动、相互呼应。同时,除了传统的教师主讲之外.应该更多地采用“讨论一研讨”式教学法。任课教师设计“课题”.可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一研讨”、提交小论文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实践中,可以聘请既精通中医学又对传统哲学有较深造诣的专家,就中国传统哲学课程开设的目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进行座谈、研讨,出谋划策,甚至可以吸收进课程组教师队伍中。同时,任课教师也应积极学习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尽可能形成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要加强对中西哲学、中西医学异同的比较研究,以及认知心理学的研究[5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精耕细作”。中国传统哲学课程也应当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与实施.如此才能发挥其对中医人才中医思维养成的基础性作用。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