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辩证法与中医哲学刍议
阴 阳 辩 证 法 与 中 医哲 学 刍 议
[ 摘 要] 中医哲学辩证法的核心是 阴阳学说。《 易传》 是我 国第一部 关于宇 宙生命 阴 阳辩证 法的专著。阴阳辩证 法构建 了中医 辨证论 治的基本精神 。先秦 医学阴阳观 有 : 对 立统一, 交感相错 ; 互根 互 用, 胜; 复转化 ; 动静升降 , 消长平衡 。阴阳辩证法对 中医的渗透体现于生理 、 病理 、 诊 断、 治疗以及 临床各科 等: 很 多方面。对 中医阴阳辩证 法理解的深度 , 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 了中医 理论和 临床的高度 。
[ 关键词] 中医哲 学; 阴阳学说 ; 自 然辩证法; 基础研 究
中图分类号 : B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O o 4 —3 9 2 6 ( 2 0 o 9 ) O 5 —O 1 9 2 —0 5 j
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 的思想 , 最初是在宗教神学 的体系 下萌芽 发生 的。 中国哲 学辩 证法 的萌芽 以“ 阴 阳” 为标 志 , 它 也 是 中 医哲 学辩 证 法 的核心 内容 。要 说 明的 是 , 阴 阳学 说 也有 唯物 主义 因素 , 但主要是辩证法思想; 五行其实也有辩证法 因素 , 但主要 是 唯物 主 义 思 想[1]。 阴 阳五行 学 说 体 现了辩证 唯物 主 义思 想 。 … 但 本 文 只从 辩证 法 的角度阐释阴阳学说对中医学的渗透。
一、 阴 阳学说 与朴素 辩证 法
“ 阴 ” 字 和“ 阳” 字早 在 甲骨 文 中就 已经 出现 。《 说文 解 字 》 解 释其 字 义 : “ ( 阴 , ) 暗 也 。水 之南 ,山之北也 , 从阜 , 会声。 …‘ ( 阳, ) 高明也 , 从阜 , 易声 。 ” 这里 的阴 阳并没 有 哲 学 意 思 , 指 的是 背 阳和向阳 的地 方 。《 易经》 是 中 国朴 素辩 证法 萌芽 时期的里程 碑 式 的著 作 , 其 中虽 然 没 有 明确 提 出 “ 阴阳” 的概念, 但“ 阴阳” 的辩证法观念却 以符号 的形式 出现 了。现 存 《 周 易 》 包 括 两 个部 分 , 一 部 分 是所 谓 《 经》 , 记 录 了六 十 四卦 的卦 象 和周 人 卜 筮 的部分卦辞和 爻辞 ; 另一部分是所谓《 传》 , 记载后人对卦 爻辞 的各种解 释 和理论上 的发 挥 。《 易经 》 中已经 包含 了某 些 关 于 “ 对 立 ” 和 “ 物 极 必 反 ” 的朴素辩 证法 思想 的 萌芽 。如 八 卦 是 由阴 ( 一 一) 、 阳( 一 ) 两爻组成 , 而阴、 阳两爻是作为两个最基本的“ 对 立 ” 势 力 来 看 待 的 。又 如 六 十 四卦 实 际上 是3 2 组 对立 卦 , “ 乾 ” 与 “ 坤 ” 、 “ 泰 ” 与 “ 否 ” 、 “ 剥 ” 与“ 复” 、 “ 损” 与“ 益” 等都是对待 、 对立的概念范畴。此外 , 《 易经 》 还包 含 着 一 些 由低 向高 的变 化 发 展思想 。 以乾 卦为例 , 初九 “ 潜龙 , 勿 用 ” 、 九二 “ 见龙在 田 , 利见 大人 ” 、 九 三 “ 君 子 终 日乾 乾 , 夕 惕 若 。厉 , 无咎” 、 九四“ 或跃在渊 , 无 咎。 ” 九五“ 飞龙在天 , 利见 大人 ” , 说 明 了事 物 由低 至 高 的 发展 变化过 程 。然而 到 了上九 , 爻 辞则 是 : “ 亢 龙有 悔 。 ” 这反映了“ 物极必反” 的辩证 法思想。这一切都 是《 易经》 “ 矛盾” 观念的认识论源泉 , 也是 中国哲学“ 阴阳” 范畴正 式提 出的先导 。
春秋 时期 , 一些 进 步 的政 治 家 、 思 想 家 , 也 表露 出 了一些 朴 素 的辩 证 法 思 想 因素 , 其 中 以晏 婴与齐景公 ( 公 元前 5 4 7 一 公 元 前 4 9 0年 ) 的 一段 论述颇 富哲 理 :
和 如羹 焉 , 水 火 酰 醢 盐梅 以 烹 鱼 肉 , 焊 之 以薪 , 宰夫和之 , 齐之 以味 , 济其 不及 , 以泄其 过 。君子食 之 , 以平 其 心。君 臣 亦然 。君 所谓 可 , 而 有否焉, 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君所谓否, 而有可焉, 臣献其 可 以去其 否。是 以政 平 而 不 干 , 民无 争 心 。故诗 日: 亦有和 羹 , 既 戒 既平 , 黢嘏 无 言 , 时靡 有 争。先王之 济 五 味 、 和 五 声 也 , 以 平其 心 , 成 其 政 也 。声亦如味 , 一 气 二体 三类 四 物 五 声 六 律 七 音 八 风九歌 , 以相成也 ; 清 浊小 大短 长疾徐 哀 乐刚 柔迟 速高下 出入周疏 , 以相 济也 。君 子 听之 以平其 心 , 心平德 和 。故 诗 日: 德 音 不 暇 , 今 据 不 然 。君 所 谓可 , 据 亦 日可 ; 君 所谓 否 , 据 亦 日否 ; 若 以水 济 水 ,谁 能食之 ? 若琴 瑟之 专 一 , 谁 能 听之 ? 同之 不 可也” ( 《 春秋左传属事卷十三 · 襄公灭纪》 ) 。
晏婴 以烹 饪 、 音 乐 为例 说 明 了“ 和 ” 之 “ 可 ” 、“ 同” 之“ 否” 相济相成 的道理 , 其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显而易见。又如史墨与赵简子的一段论述 :
物 生有 两有三 有五 , 有 陪贰 。故 天 有三 辰 , 地有五行 , 体有左右, 各有妃耦。王有公 , 诸侯有卿 ,皆有贰也 ……社稷 无常奉 , 君 臣无常位, 自古 以然。( 《 春秋左传属事卷九 · 三桓弱公室》 )
此“ 有 陪贰 ” , “ 各 有妃 耦 ” 即包 含 对立 双 方 的意思 。“ 社稷 无奉 , 君 臣无常位 , 自古 以然 ” 则 说 明了事 物不是 固定不 变 , 可 以发 生 转化 的朴 素辩 证法 思想 。
“ 阴 阳” 作 为哲学 范畴 , 在现存 古籍 中, 首 见于《 国语》 。《 国语 · 周语上》 云 : “ 阴阳分布, 震雷出滞 ” , 注 日: “ 阴阳分布 , 日夜同也 , 滞蛰 虫也 。明堂月令 日: 日 夜 分雷 , 乃 发声 始 电 , 蛰虫 成 动 , 启 户始出。 ” 又云 : “ 阳伏而不 能出 , 阴迫 而不 能蒸 , 于是有地震 。 ” 注 日 : “ 忝 , 升也 , 阳气在 下 , 阴气 迫之 , 使不能 升也 。 ” “ 阴阳相迫 , 气 动于下故地 震也 。 ” 此 处用“ 阴阳” 解释 日夜 、 雷 电、 地震 之 自然现 象 , 此 阴 阳当是 哲学概 念的 阴阳无 疑。 又如乐 官伶 人州鸠 用“ 阴阳” 论 述 音 乐 : “ 阴 阳序 次 , 风雨 时至 , 嘉 生 繁祉 , 人 民麻利 , 物备 而乐 成 , 上下不 罢” 。《 左传 》 也有用 “ 阴 阳” 解 释 自然 现象 的记载 。如 《 春秋 左 传要义 》 “ 僖公 十六 年 至 二 十 六 年 ” 载 “ 石 鹚 阴 阳之事非 人所生 ” 云 : “ 人有 愆失 , 乃致 阴 阳错逆 。而云阴阳错逆 , 非 人 所生 者 。石 陨、 鹚 飞事 , 由 阴 阳错逆 。阴 阳错 逆 , 乃是 人 行 所致 。 ” 此用 阴阳解 释离奇 的“ 石 陨、 鹚飞 ” 自然 现象 是 “ 人 行 所致 ” 。事 实上 , “ 阴 阳” 概 念是 春 秋 战 国时期 诸 子百 家都 普 遍使用 的哲 学 概 念 , 其 时儒 家 、 道家 、 墨家 、 法 家 、 兵家 、 杂家等都 在运 用 阴阳这个基本 的辩 证法范 畴。
春秋末 期 的道 家 对 前 代 的 阴 阳思 想 作 了发展 , 老庄学派 和黄 老学 派 都 以“ 阴 阳” 说 明万 物 的性质及 变化规 律。老子 指 出 : “ 道 生一 , 一 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 万物 。万 物 负 阴而 抱 阳 , 冲气 以为 和 ”( 《 老子 · 四十二章》 ) 。先秦道 家不仅 以“ 气” 、“ 阴 阳” 解 释宇 宙 万物 的本 源 、 发 生 、 发展 的过 程 ,而且 以“ 阴 阳” 二气 概括宇 宙万物 的属性 。万物存在 “ 阴 阳 ” 二 气 , “ 阴 阳 ” 二 气 又 互 为 包 含 , 处 在“ 和 ” 的统 一状态之 中 。
值得注意的是, 战国时期出现的“ 阴阳家” 对“ 阴 阳” 实质 内容 的论述其实很 少。刘歆 云 : “ 阴阳家者流 , 盖出于羲 和之官 。敬顺 吴 天 , 历 象 日月 星辰 , 敬授 民 时 , 此 其 所 长 也 。 ” 因为 阴 阳家 出于 方士 , 《 汉 书 · 艺 术 志》 根据 刘 歆 《 七 略 · 术 数 略》 ,把 方士 的术 数 分 为六 种 : 天 文 、 历谱 、 五行 、 蓍 龟 、杂 占、 形法 。 阴 阳家 对 中 国哲 学 的贡 献 主 要在 上述方 面 , 并 没有 把 阴阳作 为重要 内容来专 门论 述 。故冯 友兰说 :
中国古代 , 试 图解 释 宇宙 的 结构 和起 源 的 思想 中有 两条路 线。 一条 见 于 阴 阳 家的著 作 , 一条见 于儒 家的无名作者们 所著 的“ 易传 ” 。这 两条思想路 线看 来是彼 此独 立发展 的…… 它们 ( 阴阳 家)强调 五行 而不提 阴阳 ; “ 易传” 却相 反 , 阴阳它讲 了很 多 , 五行 则只 字末提 。可是 到后 来 , 这 两条 思想路线互相 混 合 了。 到 司马谈 的 时代 已经是 如 此 ,所 以《 史记》 把 他们合在 一起称 为 阴阳家[2]。
司马谈 说的 “ 阴阳家 ” , 其 实 已经 是融 合 了阴阳学说 与五行 学说 的“ 阴 阳五行 家” , 与最 初 的“ 阴阳家 ” 已有不 同。阴 阳五 行 家不 仅 以阴 阳五 行解释季节变化 和农作 物 生 长 的 规律 , 而且 以 阴 阳五行解释王朝的更替、 政治的兴衰。
将 “ 阴阳” 思想更加 系统化 、 理论 化 , 并 达到 空前水平 的还 是《 易传》 。五行学说 解 释了宇 宙 的结构 , 但是 没有 解 释 宇 宙 的起 源 。阴 阳学 说 解 释 了宇宙起源 , 《 周易 · 系辞 上 》 则将 “ 阴阳 ” 提 升到 哲学本体论层面, 并明确提出“ 一阴一 阳之谓道” 的命 题 。如各 卦 中 的连 线 是 阳 的符 号 , 断 线 是 阴 的符号 。三连线 构成乾 卦 , 三断线 构 成坤 卦 , 乾坤 二卦是 阳阴之典 范 , 推演 之 霓 裳 。乾坤 是 八 卦 之 父母 , 其他六 卦是 乾坤 的子 女 , 由 阴阳交合 而 生 。乾卦第一爻 与坤 卦第 二 、 三爻 结 合 , 成 为震 卦 , 称 为“ 长男 ” ; 乾 卦第二 爻 与 坤卦 第 一 、 三爻 结 合 , 成 为坎卦 , 称 为“ 中男 ” ; 乾 卦第 三爻 与 坤 卦第 一 、 二爻结合 , 成 为 艮卦 , 称 为“ 少 男 ” 。坤 卦第 一爻 与乾 卦第 二 、 三爻 结合 , 成 为巽 卦 , 称为 “ 长女 ” ; 坤 卦第 二爻与乾卦第一 、 三爻结合 , 成为离 卦 , 称 为 “ 中女 ” ;坤卦第三爻 与 乾 卦第 一 、 二 爻 结 合 , 成 为兑 卦 , 称为“ 少女” 。乾坤结合的过程, 就其哲学内涵而言,是阴 阳结 合 的过 程 。乾 坤结 合 而 生 其余 六 卦 , 是阴阳结合 而 生万 物 的象征 。阴 阳结 合 而 生万 物 ,则 与男女 结合 而 繁 衍 昌盛 相 似 。 由此可 知 , 阳是男 道 , 阴是女道 。《 系辞传 下》 云 : “ 天地氤氲 , 万物化 醇 ; 男女构精 , 万物化生 。 ” 天地 是 阴 阳的物 质表现 , 乾坤是 阴 阳的象 征表 现 。《 系 辞传 上 》 云 : “ 乾道成男 , 坤道成 女。乾知 大始 , 坤作 成物 。 ” 阴阳生成万 物 的过程 , 与男 女生成 生物 的过 程完全相 似 。
《 易传》 认 为 , 一 切 事物 的形 成 和变 化 都是 由阴阳、 刚柔 、 动静这些对立面的消长、 交感、 相摩、相荡所 引起 的。《 系辞 上》 说 : “ 易有 太极 , 是生 两仪 , 两仪 生 四象 , 四象生 八 卦 。 ” 又《 咸 · 彖 传》 谓 :“ 二气感应 以相 与……天地感 而万物化 生 ” ; 《 泰 ·彖传》 “ 天地 交 而万 物通 也 , 上下 交 而其 志 同也 ” 。这些都说 明易传把 “ 道 ” 概括为一 阴一 阳两 种对 立因素 的朴 素辩 证法思 想 。用 阴 阳之道代 替 了原 始宗教的神灵 , 或者说 , 给原始宗教的神灵注入了哲学的内涵。《 易传》 还说明了对立两方互相转化的关 系 。六 十 四卦 事实 上 是 三 十二 卦 的两 两 相对 ,且对立双方是 可以互相转化的。如《 序卦传》 云:“ 泰者 , 通 也 。物 不 可 以终 通 , 故 受 之 以 否。 ” “ 剥者 , 剥 也 , 物 不 可 以终 尽 剥 , 穷 上 反 下 , 故 受 之 以复。 ” 尤为 突出 的是 对最 后 两 卦 《 既济 》 和 《 未 济 》 的解释 , 《 序卦传》 云 : “ 物不可穷也 , 故受之以未济终 焉 ” , 说 明了《 易传》 认 为事 物发展不 可穷尽 的辩证思想。《 易传》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 了“ 从量变到质变 ” 的辩 证 法 规 律 。 《 系 辞 下》 云 : “ 善 不 积 ,不 足 以成名 ; 恶不 积 , 不 足 以灭 身 。 ” 所 以 “ 君 子 见几而作 , 不俟终 日” , “ 安而不 忘危 , 存 而不忘 亡 , 治而不忘 乱 ” , 这 已经 把辩证 法用 于实 践 了 。值 得 注意的是 : 《 易传》 的辩证 法的核心是变易、 变通思想 。《 系辞 上》 云 : “ 一 阖一 辟谓 之 变 , 往来 不 穷 谓之通 ” , ‘ ‘ 日新 之 谓 盛 德 , 生 生 谓 易 ” , “ 爻者 , 言 乎变者也 ” , “ 易之 …… 为道 也 屡 迁 , 变 动不 居 , 周 流六虚 , 上下 无常 , 刚柔相 易 , 不 可典 要 , 唯 变所 适 。 ”这些 都说说 明了《 易传 》 的辩证法 思想 是 以为 阴 阳为基 本范 畴 , 以变 易为 核心思想 的辩证 法 。
《 易传 》 是我 国第一 部关 于宇宙 生命 阴 阳哲 学的专著 , 正如《 庄 子 · 天下 篇 》 所 说 : “ 《 易 》 以道 阴阳。 ” 《 易传 》 不 仅 把 “ 阴 阳” 看 成 是 宇 宙 万 物 的本体 , 而且 把 “ 阴阳” 当成 描述 、 解释宇 宙 生命 一切 现象 的模 型 、 方 法 。“ 阴 阳” 被提 升 为 表示 两 种 对 立统一事 物或 同一 事 物 的 对立 统 一 的两 面 的 符号 。《 易传 》 对 “ 阴 阳 ” 的 内涵 、 属 性 、 功 用 以及 对 立 对待 、 和谐 统 一 、 转化 变易 的关 系都作 了十分 精详 的说 明 , 从而 奠定 了中 国哲学 文 化 的基础 , 决 定 了 中华传 统文 化 的面 貌 和 特 征 , 对 中华 传 统科 学 各 学科起 到 了十 分重 要 的影 响 , 阴 阳学 说 也 成 为 中 医学 的哲学 重要基 础之一 。
二 、 阴 阳学说对 医学 的渗透
阴阳学说 是研究 阴阳 的 内涵及其 运 动变 化 规律 , 并用 以阐释宇宙 万物 万象 的发生 、 发 展 和变 化的一种 中国古代哲 学理 论 , 是古 人认 识 宇 宙本 原 、解释 宇宙变 化 的一 种世 界 观 和方 法论 。作 为 中 国哲学 朴素辩 证 法 代 表 的 阴 阳学说 , 更 是先 秦 时期中国辩证法之集大成者 , 正如《 吕氏春秋 · 大乐》所 云 : “ 太 一 出两 仪 , 两 仪 出阴 阳 , 阴 阳 变化 , 一 上一下 , 合 而 成章 。浑 浑沌 沌 , 离 则 复合 , 合 则 复离 ,是 谓天 常 。天 地 车轮 , 终 则 复始 , 极 则 复反 , 莫 不成 当。 ” 阴 阳学 说 渗 透 到 中 医学 领 域 , 对 中 医学 理论体 系的形 成和发 展产 生 了深 刻 的影 响 。究 其 意义, 诚如《 灵枢 · 病传》 所谓 的“ 明于阴阳, 如惑之解 , 如醉之 醒 。 ” 《 景 岳全 书卷一 · 传 忠录上 · 阴 阳篇二 》 说 : “ 设 能 明彻 阴 阳 , 则 医 理 虽 玄 , 思 过 半矣 。 ”
先秦 阴 阳学说对 医学 的渗透 , 主 要表 现在 《 黄帝 内经》 的阴 阳观上 。《 黄 帝 内经 》 系统 总 结 了汉以前 的阴 阳学 说 , 融会 贯 通 , 使 阴 阳学说 获得 极 大发 展 。“ 阴 阳者 , 天地 之 道也 ” , 《 素 问 · 阴 阳应象大论》 如是说 , 明确指 出 了阴 阳是 事 物运 动 变化 的规 律 。“ 阴阳者 …… 变化 之 父 母 , 生杀 之 本 始 , 神明之府也 ” , 明 确 提 出 阴 阳是 事 物运 动 变 化 的 动力 。概而 言之 , 先 秦 医学 阴 阳观 如下 :
( 一 ) 对立统 一 , 交感相错
《 黄帝 内经 · 素 问 · 阴 阳应 象大论 》 云 : “ 积 阳为天 , 积 阴 为地 。阴静 阳躁 , 阳生 阴长 , 阳杀 阴藏 。阳化气 , 阴成形 。 ” 说 明了阴 阳相反 相 成 、 对 立 统一的关 系。这种矛 盾 的统 一 , 不 是 阴 阳的 “ 定 量 ” 平均 , 而是 阴 阳的“ 定性 ” 调和 。《 淮 南 子 · 祀沦 训 》云 : “ 和者 , 阴阳调… …生之 与成 , 必 得 和之 精 ……阴 阳相 接 , 乃 能成 和。 ” 《 苟 子 · 礼论 》 云 : “ 天 地 合而万 物生 , 阴阳接而 变化起 。 ” 《 黄帝 内经 · 素 问 ·天元 纪大论 》 的类似说 法是 : “ 阴阳相错 , 而 变 由生也 ” , 《 素 问 · 阴 阳应 象 大论 》 云 : “ 阴阳者 , 万物 之能始 也 ” , 强 调 阴 阳对 立 统 一 、 交 感 相错 之 辩 证 法要 点 。
( 二 ) 互根互 用 , 胜 复转化
《 黄帝 内经 · 素问 · 阴 阳应 象大论 》 云 : “ 阴在内 , 阳之 守 也 ; 阳在 外 , 阴 之 使 也 。 ” “ 夫 四时 阴 阳者 , 万物之根本也 ,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 根 。 ” 《 素 问 · 四气 调 神 大 论 》 云 : “ 阳气 根于 阴 , 阴气根 于 阳 , 无 阴则 阳无 以生 , 无 阳则 阴 无以化 ” , 说 明了 阴 阳互 根 互 用 的关 系 。《 文 子 · 微明篇 》 云 : “ 阳中有 阴 , 阴 中有 阳 , 万 事尽 然 , 不可 胜明。 ” 《 淮南 子 · 说 林 训 》 云 : “ 水 中有 火 , 火 中有水” , 其哲学思想与之相似或雷 同。《 黄帝 内经 ·素问 · 脉要精微论》 云 : “ 是故冬至四十五 日, 阳气微 上 , 阴气 微下 ; 夏 至 四十 五 日, 阴气微 上 , 阳气微下 ” , 说 的是 从冬 至到立 春 , 以及从 夏 至到 立 秋 , 阴阳的更胜 转化 。又《 素 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 “ 寒 极生热 , 热极生寒 ” , “ 重 寒 则 热 , 重 热 则寒 … …故 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 《 灵枢 · 论疾诊 尺》 : “ 四时之变 , 寒 暑之胜 , 重 阴必 阳 , 重 阳必 阴 ……寒 生热 , 热生寒 , 此 阴 阳之变 化 也 ” , 同样 说 明 了 阴 阳互 根 互用 , 胜复转 化 的辩 证 法要 点 。这种 辩 证 法思 想 和先 秦时期道 家 和 《 周易 》 的辩 证 法 思 想是 一致 的。老子云 : “ 万物并作 , 吾 以观其 复 。凡 物芸 芸 , 各 复归其根 ” ; “ 祸兮 福之所倚 , 福兮 祸 之所伏 。孰知 其极?其无正 , 正复为奇 , 善复为妖” 。《 庄子卷十三·则 阳篇》 云 : “ 穷则反 , 终则始 , 此 物 之所有 , 言之所尽 , 知之所至, 极物而 已。 ” 《 齐物论篇》 : “ 其分也成 也 , 其 成也 毁 也 , 凡 物 无 成 与 毁 , 复 通 为 一 。 ”《 易传 · 象上传》 云 : “ 反复其道 , 七 日来复 , 天行也 。 ” 《 易 · 系 辞下 传 》 云 : “ 穷 则 变 , 变 则 通 , 通 则久。 ” 同样 强调 了 阴 阳互 根 互 用 , 胜 复 转 化 之 辩 证法要点 。
( 三 ) 动静升 降 , 消长平衡
《 黄 帝 内经 · 素 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云 : “ 清 阳 上天 , 浊阴归地。是故天地 之动静, 神 明为之纲纪 , 故 能以生长 收藏 , 终 而复始 ” ; “ 清 阳为 天 , 浊 阴为地 。地气 上 为云 , 天 气 下 为雨 , 雨 出地 气 , 云 出天气” ; 《 素问 · 六微 旨大论》 云: “ 升已而降, 降者谓 天 ; 降 已而升 , 升者谓 地 。天 气下 降 , 气 流于地 ;地气 上 升 , 气 腾 于 天 。故 高下 相 召 , 升 降 相 因 , 而变作矣 。 ” 这种动静 升降 , 先秦 阴 阳家称 为“ 圜道 ” 。《 吕氏春秋 · 圜道》 云: “ 精气一上一下 , 圜周复杂 ,无所 稽 留, 故 日圜道 … … 日夜一 周 , 圜道 也 , 精行四时 , 一 上 一 下 各 与 遇 , 圜道 也 ; 物 动 则 萌 , 萌 而生 , 生而 长 , 长 而大 , 大 而成 , 成 乃衰 , 衰乃 杀 , 杀乃藏 , 圜道也 。 ” 阴 阳的动静升 降引起 阴 阳消 长平衡 。消长 , 亦称 “ 消息 ’ ’ , 如 《 周 易 · 丰 · 彖 传 》 云 : “ 日中则 昃 , 月盈 则 食 , 天 地 盈 虚 , 与 时消 息 。 ” 西 汉枚乘《 七发》 云: “ 消息阴阳。 ” 平衡, 是对消长“ 度” 的控 制 , 即消长要处 于一定 的范 围、 限度 之 内。消长是绝 对 的、 无 休止 的 , 而平 衡是 相 对 的、 有条 件 的。阴阳消 长 有 四 种 形 式 : 一是 阴 或 阳 自身 的消 长 。如《 素 问 · 生气通 天 论》 云 : “ 故 阳气 者 , 一 日而 主外 ,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 门乃闭 。 ” 二 是 阴阳互 为消长 , 如冬人 春是 “ 阴消阳长 ” , 夏入秋 是“ 阳消阴长” 。三 是阴 阳互 长 。如《 素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称为“ 阳生 阴长” 。在机体 “ 生 长壮老 已” 发展过 程 中 , 从 “ 生” 到 “ 壮 ” 的阶段 , 正是呈 “ 阳生 阴长 ” 为 主 的阴 阳消 长 状态 。 四是 阴阳互消 。《 素 问 · 阴 阳应 象大 论》 称 为“ 阳杀阴藏” 。在机体从“ 壮” 到“ 已” 的阶段 , 是呈“ 阳杀阴藏 ” 为主 的 阴 阳消 长状 态 。阴 阳消 长平 衡 的认识, 体现了前贤对 阴阳双方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状态的一 种深刻把握 。 “ 阴平 阳秘 ” 便是 对这 种理 想状 态 的概括 。
三 、 中 医的阴阳论
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密切地结合到医学领域中来, 把它延伸、 演绎为医学专业 的内容, 从形质到功能、 病因到病机 、 诊法到辨证、 治法到方药、 针灸 到按摩 、 内科 到外 科 …… , 阴阳之论 , 无所 不至 ,有效 地指导 着 历代 医家 的理论 思 维 和治疗 实 践 ,诚如明代医家张介宾 《 景岳全 书卷一 · 传忠录上·阴阳篇二》 所 说 : “ 医道 虽繁 , 而 可 以一 言蔽 之者日: 阴阳而已。 ” 在《 黄帝内经素问》 8 1 篇 中, 就有4 5五篇论及 阴 阳, 其 内容至为 丰富 。现举例 如下 :
( 一 ) 形体 阴 阳观
《 黄帝 内经 · 素问 · 宝命全形论》 云: “ 人生有形 , 不离阴阳。 ” 《 素问 · 金匮真言论》 “ 夫言人之阴 阳, 则 外 为 阳 , 内 为 阴 ; 言 人 身 之 阴 阳, 则 背 为阳, 腹为阴; 言人身之脏腑 中阴阳, 则脏者为阴, 腑者 为 阳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五 脏 皆为 阴 , 胃、 胆 、 大肠 、 小肠 、 膀胧 、 三焦六腑 皆为 阳。 ” 就形 体 而言 , 上部 为 阳 , 下 部 为 阴 ; 体 表 为 阳 , 体 内 为 阴 ; 背 部 为阳, 腹部为阴 ; 四肢外侧 为阳, 四肢内侧 为阴。以脏腑来分 : 五脏藏精气而属 阴, 六腑传化物 而属阳。五脏之 中, 又 可分 出 阴阳 , 如 心 、 肺 居上 属 阳 ,肝 肾居下属 阴。每 一脏 腑 , 又有 阴 阳之分 : 如 心有心 阴 、 心 阳, 肾有肾 阴、 肾阳 , 胃有 胃阴 、 胃阳等等 。
( 二 ) 生理 阴阳观
《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云 : “ 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 浊阴走五藏; 清阳实四支, 浊阴归六府。 ” 《 素问 · 生气通天论》 云 :“ 凡 阴 阳之 要 , 阳 密 乃 固 …… 阴平 阳秘 , 精 神 乃治 。 ” 中医学认 为 , 人体 正 常 生理 功 能 是 阴 阳 双方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以功能与物质对待而言, 前者属 阳 , 后 者 属 阴 , 没有 物 质 基础 , 无 以 产生 生 理功 能 ; 没有生理 功能 , 无 以而摄 养物质 基 。就 功 能属性 而言 , 推动 、 气 化 、 兴 奋 、 激发 及制 约寒 凉 等功能属 阳 ; 滋润 、 濡养 、 宁静 、 抑 制及 制约 温热 等功 能属 阴。此 外 , 中医学还有 三 阴三 阳之 分 , 分 别 与脏腑手足相 配 : ( 手 ) 太 阳小肠 、 阳明 大肠 、 少 阳三 焦 ;( 手 ) 太 阴肺 、 少 阴心 、 厥 阴心包 。 ( 足 ) 太 阳膀 胱 、少 阳胆 、 阳明 胃 ; ( 足 ) 少阴 肾、 太阴脾 、 厥 阴肝 。
( 三) 病理 阴阳观
中医 认 为 , 凡 疾 病 的产 生 , 总 属 阴 阳 失 调 。《 黄帝 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 大论 》 云 : “ 阴胜则 阳病 , 阳胜则 阴病 。 阳胜则 热 , 阴 胜则 寒 。 ” “ 阳胜 则热 ” 而“ 腠理 闭 , 喘粗 为 之倪 仰 , 汗 不 出而 热 , 齿 干以烦冤腹满死 , 能冬不能夏” 。“ 阴胜则寒 ” 而“ 身寒 汗 出, 身 常清 , 数栗 而寒 , 寒 则厥 , 厥则 腹满 死 ” 。若偏 盛至极 , 则 “ 重 阴必 阳, 重 阳必 阴 ” 。《 素 问 ·调经论 》 说 : “ 阳虚则 外 寒 , 阴虚则 内热 , 阳盛 则外热 , 阴盛 则 内寒 ” 四种病 理 状况 , 阳虚 则外 寒 病 机是 : “ 阳受气 于 上焦 , 以温 皮肤 分 肉之 间 。今寒 气在外 , 则 上焦不通 , 上焦不 通 , 则寒 气 独 留于外 , 故寒栗 ” 。阴虚则 内 热 病 机 是 : “ 有 所 劳倦 , 形 气 衰少 , 谷 气不 盛 , 上 焦不 行 , 下 院 不通 , 胃气 热 , 热气熏胸 中 , 故 内热 ” 。阳盛则外 热的病 机是 : “ 上 焦不通 , 则皮 肤致密 , 腠 理闭塞 , 玄府不 通 , 卫气 不 能泄越 , 故外 热” 。阴盛则 内寒 的病 机是 : “ 寒气 积 于胸中而不泻 , 不泻则温气去 , 寒独 留, 则血凝泣 , 凝则脉不通 , 其脉盛大以涩 , 故中寒” 。若人体 阴阳偏衰至重者 , 则 阴可损 及 阳 , 阳可 损 及 阴 。此 外 , 中医学对病 因的认 识 , 亦 多 有 阴阳之 分 和阴 阳之 辨 。就外 感而言 , 风邪 、 暑 邪 、 火热 之邪 属 阳 , 阳邪 易伤阴 ; 寒邪 、 湿 邪属 阴 , 阴邪 易伤 阳。燥 邪有 温燥 、 凉燥 之分 , 前 者 偏 阳 , 后 者偏 阴。人 体感 受外 邪 , 或形成痰饮、 瘀血等病理产物, 又可随患者机体 的偏阴偏 阳而 出现寒 化 、 热化趋 向。如 感受 湿邪 , 若 遇 阳盛之 体 , 多 易 热 化 而 成 湿 热 ; 倘 为 阴盛 之 体 , 每致 寒化 而成 寒 湿 等 。一 言 以蔽 之 , 内经 病理 之 阴阳观 , 无 处不 在 , 无时 不在 。
( 四 ) 诊 断 阴阳观
《 黄帝内经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云 : “ 善诊者 , 察 色按脉 , 先别 阴 阳” ; 又《 素 问 · 征 四失论 》 所谓 : “ 诊 不知 阴 阳逆从 之理 , 此 治之 一失 也 ” 。诊察疾病 , 首先 审别 阴 阳 , 可 明确 疾 病 的基 本属 性 , 是属 阴证 、 抑 或 阳证 。望 、 闻 、 问、 切 四诊 , 都有 阴 阳可辨 。色泽 之 明暗 、 形 态 之 动静 、 声 息 之高 低 、 脉力之 强弱 、 征 象之寒 热 等 , 无一 不辨 阴阳 。辨 证 之中 , 八纲之 辨 最 为 关键 , 其 中 阴 阳两 纲 是 为 总 纲 ,其他 六 纲 隶 属 于 此 。如 表 、 实 、 热 属 于 阳 证 ; 里 、虚 、 寒属 于 阴证 。如此 把 握 阴阳 , 才 能 执 简 驭 繁 ,提 纲挈领 。阴阳之辨 , 对于切 脉 尤为 重要 。《 素 问·阴 阳别论 》 云 “ 脉有 阴阳 , 知 阳者 知阴 , 知 阴者 知阳… …所谓 阴 阳者 , 去 者 为 阴 , 至者 为 阳 ; 静 者 为阴 , 动者 为 阳 ; 迟 者为 阴 , 数者 为 阳” ; 又《 素 问 · 脉要精微论》 谓“ 微妙在脉, 不可不察 , 察之有纪 , 从阴 阳始 。 ” 对 于疾病 的具 体诊 断 , 同样 联 系到 阴 阳。如“ 病 在 阳则 热 而 脉 躁 , 在 阴则 寒 而 脉 静 。 ” 又 如《 灵枢 , 脉度》 所谓 “ 关格” , “ 阴气太盛 , 则 阳气不能荣 也 , 故 日关 ; 阳气 太 盛 , 则 阴气 弗能 荣也 , 故 日格 ; 阴 阳俱 盛 , 不 能相 荣 , 故 日关 格 。关格 者 , 不 得尽期而死也。 ” 脉象阴阳的逆从, 对于诊断尤为重要 。《 灵枢 · 动输 》 云 : “ 阳病 而 阳 脉小 者 为逆 ; 阴病 而阴脉 大者 为逆 , 故 阴 阳俱静 俱 动 , 若引 绳相 倾者病 。 ” 也有 “ 脉从 而 病反 ” 的情 况 , 其诊 , 《 素 问 ·至真要大论》 “ 脉至而从 , 按之不鼓 , 诸 阳皆然 ” ;“ 诸 阴之 反 …… 脉 至 而从 , 按 之 鼓甚 而 盛 也 ” 。这些说 的是 根据 脉 的 阴 阳真 假 来 辨 别 证 的 阴 阳真假 , 是 l 临 床必 须引起 注意 的问题 。
( 五 ) 治法 阴阳观
阴 阳学 说 既 已用于解 释生理 、 病 理和诊 断 , 也必然 作 为治 疗学 的重要依 据 。《 黄帝 内经 · 《 素 问·至真要 大论》 云 : “ 谨察 阴 阳所 在 而调之 , 以平 为期 ” ; 《 素 问 · 骨 空论 调其 阴 阳 , 不足 则补 , 有 余则 泻 ” ; 又 所谓 : “ 调 气 之方 , 必 别 阴 阳, 定其 中外 ,各守其 乡 。 内者 内治 , 外 者 外 治 , 微 者 调 之 , 其 次平之 , 盛 者 夺 之 , 汗 之下 之 , 寒 热 温 凉 , 衰 之 以属 ,随其攸 利 ” , 这 是 中医治疗 学 的基本 原则 。中医在治法上 , 无论针 灸 、 药 物 , 都 在于 调治 阴 阳, 阴 阳偏盛者 , 宜损其有余 , 如《 素 问 · 至真要大论》 “ 寒者热之 , 热 者 寒 之 , 温 者 清之 , 清者 温 之 , 散 者 收 之 ,抑者散 之 , 燥 者润 之 , 急 者 缓之 , 坚者 软 之 , 脆 者 坚之 , 衰者补之 , 强者泻之” ; 《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 阴阳偏衰者 宜补其不足 ,如《 素问 · 目录》 “ 大热而甚, 寒之不寒 , 是无水也 ;大寒 而 甚 , 热 之 不 热 , 是 无 火 也 。 无 火 者 不 必 去水 , 宜益火之 源 , 以消 阴翳 ; 无 水 者 不必 去 火 , 宜 壮水之 主 , 以镇 阳 光 ” 。对 于 阴 阳 的虚 实 补 泻 , 又 有先后 之别 , 《 灵 枢 · 终 始》 “ 阴盛而 阳虚 , 先 补其 阳 ,后泻 其 阴而 和 之 ; 阴虚 而 阳盛 , 先 补 其 阴 , 后 泻 其阳而和之 ” 。总 之 , 中 医学 的 阴 阳观 , 确 立 了 阳盛者泻 热 , 阴 盛 者 祛 寒 ; 阳 虚 者 扶 阳 ( 或 配 阴 以 补阳) , 阴 虚者 补 阴 ( 或配 阳以育 阴 ) ; 阴 阳两 虚则 阴阳双补等治 法 , 以使 阴 阳偏 盛偏 衰 的异 常 现象 得以纠正 , 复归于协 调平衡 的健康 状态 。
( 六 ) 针 药阴 阳观
中医学用 阴阳概括药 物的性味功效 , 作 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 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 说 :“ 阳为气 , 阴为味 ” ; “ 味厚 者 阴 , 薄 为 阴之 阳 ; 气 厚者为 阳 , 薄为 阳之 阴” 。 以寒 、 热 、 温 、 凉 的药 性 ( 即“ 四气 ” ) 而论 , 其 中寒 、 凉属 阴 , 热 、 温属 阳。 以辛 、甘 、 酸 、 苦 、 咸 的药 味 ( 即 “ 五 味” ) 而言 , 《 素 问 · 至真要 大论》 “ 辛甘 发散 为 阳 , 酸苦 涌泻 为 阴 , 咸 味涌泄 为阴 , 淡 味 渗 泄 为 阳” 。以 升 、 降 、 浮 、 沉 的气 机而论 , 升 、 浮 以上行 、 发散 之 用 而 属 阳 , 沉 、 降 以镇敛 、 下降 之能而属 阴 。药 物 治疗 , 就是 运用 药 物 的阴阳之性 , 发挥其 四气 、 五味 的各 种具 体 作用 , 《 素问 · 至真要大论》 “ 以所利而行之 , 调其气使其平也” 。针刺法调 治阴 阳, 《 素问 · 标本 病传论》 有“ 凡刺之方, 必别阴阳” 之说。其具体方法很多 , 如《 素 问 · 阴阳应 象 大论 》 “ 善 用 针 者 , 从 阴引 阳 , 从阳引 阴 , 以右 治左 , 以左治 右 ” ; 《 素 问 · 通 评 虚 实论》 “ 络满 经虚 , 灸 阴刺 阳 ; 经 满 络虚 , 刺 阴 灸 阳 ” ;《 素问 · 调经论》 “ 形有余则泻其阳经, 不足则补其阳络” 等 等。
先秦 时期 的 阴 阳学 说 既 是 认 识 论 , 又 是 方 法论 , 它和 五行学说 一起构 建 了中 医哲 学 、 中 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而阴阳学说 的核心, 还是 在于其辩证 法 。对 中 医 阴 阳观 的正 确 理解 , 是 中医 哲学 的基 本功 。尤 其 在 培 养 中医 思 维 方 面 , 更 有 着不可 阙如 的关 键 作 用 。可 以说 , 对 中 医 阴 阳观 理解 的深度 , 在很 大 程 度 上决 定 了 中 医理 论 和 临床的高 度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