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影响力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我国高影响力医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
摘 要 以2 0 0 8年版《中国科技期-T 4引证报告》核心版(C J C R)提供的医药卫生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2 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以2 0 0 4~2 0 0 8年版C J C R为源数据,分析他们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的动态变化情况,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期刊的国内学术影响力均较高,其影响力变化呈现4种趋势:一直上升、先升后趋于稳定、呈“V”形或波动上升与高位震荡;这些高影响力期-T 4同样存在基金论文比低、国际影响力低、影响力受到期刊学科性质和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等问题,其中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在减弱。
关键词 医药期刊 学术影响力 引文指标 动态评估模型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既主导作者的投稿趋向,又左右作者的引用行为…。影响力高的期刊吸引高质量的论文,高水平论文增加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从而进一步促进期刊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关于医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研究的报道较多,但鲜见经过严格选择的国内一流医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动态分析报道。
1方法
1.1期刊选择
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他引率I>0.8 0比较合适。因此,以2 0 0 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 J C R)中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的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排位在前1 0%(5 5/5 4 9)且他引率≥0.8 0的期刊,共2 2种,见表1。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2种(2/4 0),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1种(1/9 2),药学1种(1/3 5),临床医学1种(1/4 8),妇产科学与儿科学2种(2/2 2),护理学1种(1/1 2),内科学4种(4/4 4),外科学5种(5/47),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1种(1/1 6),肿瘤学2种(2/2 2),中医学与中药学1种(1/4 3),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1种(1/2 4);医科大学学报、保健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口腔医学4个领域共1 0 4种期刊没有。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比例最低(1/9 2),外科学比例最高(5/47);中华系列杂志有l 8种,占8 1.8%(1 8/2 2)。
1.2数据收集、分析
以2 0 0 4—2 0 0 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表1选出的2 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C J C R 2 0 0 8年版)
(C J C R)-9]为源数据,分析上述2 2种医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共1 0个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与2 0 0 7年C J C R收录的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和1 7 6 5种科技期刊做比较,用S A S 9.2软件做K r u s k a l—W a l l i s H检验。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其中2 0 0 4年版无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2结果
2.1 2 0 0 3~2 0 0 7年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2 2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几乎都平稳上升,只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在2 0 0 6年到2 0 0 7年由3 3 5 2轻微降低至3 1 8 1。5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翻番,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 4 2.2%,1 4 2.8%,1 4 4.3%;增长率较低的为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 0.2%和3 7.4%。5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在2 0 0 0~3 0 0 0的有1 0种期刊;<2 0 0 0的有6种,其中中华创伤杂志和癌症较低(<1 7 0 0),分别为1 6 1 8和1 5 2 0;≥3 0 0 0的有6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居领先地位,分别为4 4 3 1和3 8 7 8(表2)。
大多数期刊(1 6种)的影响因子处于波动状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其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0.9 6 3与0.5 5 2;3种平稳上升,3种一直上升。有4种期刊增长率较高(>3 0.0%),即中华护理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 0.9%,7 4.1%,8 9.8%,3 6.2%;9种期刊呈现负增长,包括2种波动大的,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降幅较大,分别为2 6.7%,2 0.9%和2 2.4%,中华医学杂志降幅最低(0.8%)。表明大多数期刊影响因子进入低增长期或处于调整状态。5年的平均影响因子>1.0的有l 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护理杂志较高(>1.5),分别为1.5 1 3和1.5 2 1;在0.8~1.0的有5种;余下3种较低,即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7 3 7,0.6 7 2和0.7 4 0(表2),该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增长率也居前3位。
表2 2 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2 0 0 3—2 0 0 7年各指标的均值
表 3 2 2种高影响力医药期刊各指标 2 0 0 3 ~ 2 0 0 7年的均值
表4 2007年所选期刊、CJCR医药期刊、CFCR科技期刊各指标的均值比较
2 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均呈上升趋势(表3)。2 0 0 7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3 2 7 8,高于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8 6 8,也高于C J C R收录的1 7 6 5种科技期刊的7 4 9(表4)。
每年的平均影响因子呈轻微波动状态或比较平稳(表3)。2 0 0 7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0 7 1,远高于5 4 9种期刊的0.4 3 5与1 7 6 5种期刊的0.4 6 9(表4)。
2.2 2 0 0 3—2 0 o 7年的他引率
2 2种期刊每年的他引率都比较稳定或稳中有升,均≥0.8 2。5年的平均他引率≥0.9 0的有l 6种期刊,其中≥0.9 5的有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分别为0.9 6,0.9 5,0.9 5,0.9 5,0.9 7;在0.8 6—0.9 0的有6种(表2)。
2 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他引率稳步上升,由0.9 1升到0.9 3(表3)。2 0 0 7年的平均他引率为0.9 3,远高于5 4 9种期刊的0.8 2与1 7 6 5种期刊的0.8 1(表4)。
2.3 2 0 0 3—2 0 0 7年的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
引用刊数指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可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广泛程度;扩散因子指被评价期刊在当年每被引1 0 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
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2 2种期刊每年的引用刊数都平稳上升,增长率>5 0.0%的有8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幅较大,分别为9 1.7%,7 3.3%和7 3.9%;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增长率较低(<3 0.0%),分别为2 7.3%和2 4.4%。随着引用刊数的增加大多数期刊的扩散因子一直呈下降趋势(1 6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5种期刊(>2 5.0%):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 6.2%)、中华肝脏病杂志(2 8.6%)、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 4.0%)、癌症(2 8.7%)、中华医学杂志(2 8.3%);4种较平稳;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种处于轻微波动状态。
5年的平均引用刊数<2 0 0的为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分别为1 8 1和1 9 1;在2 0 0~3 0 0的有9种;≥3 0 0的有1 1种,其中药学学报、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较高(>3 5 0),分别为3 8 1,3 5 9,3 8 5和5 0 5(表2)。平均扩散因子>1 0.0的有1 8种期刊,其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癌症较高,分别为l 9.2 5和2 2.0 7;其余4种<1 0.0,其中中华护理杂志最低,为4.2 0(表2)。
2 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平稳上升而平均扩散因子逐渐下降(表3)。2 0 0 7年的平均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分别为3 5 7和1 1.6 3,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分别为1 8 4和3 1.2 5,1 7 6 5种科技期刊为1 6 2和3 2.3 8(表4)。表明引用刊数在增加,而扩散因子在降低,这种影响力的反向变化说明“扩散因子”这一指标存在某些缺陷,应用该指标评价期刊影响力时需慎重。
2.4 2 0 0 3—2 0 0 7年的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是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学科内全部期刊数的比例,可反映期刊在其学科领域内的地位,其值越高,表明其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在4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 0 0 9,2 0(5)年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和癌症3种的学科影响指标维持1,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升并维持1,而其他1 7种期刊均呈轻微波动状态,增长率为一1 6.5%一1 2.0%。平均学科影响指标≥0.8 0的有1 2种期刊;在0.6~0.8的有6种;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种较低,分别为0.5 2,0.5 4,0.5 6和0.4 6,不过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华肝脏病杂志的增长率居前(分别为9.8%和1 2.0%),另2种呈负增长(分别为一5.3%和一5.9%),见表2。
学科扩散指标是在统计源期刊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4年的学科扩散指标一直上升的有3种:药学学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其增长率也较高,分别为4 2.7%,1 2.6%和3 1.2%;一直下降的为中华肿瘤杂志,下降率也最大(2 6.1%);呈轻微波动的有3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余1 5种均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轻微下降。4年的平均学科扩散指标>1 0.0的有1 1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与癌症较高,分别为1 9.1 4,2 0.1 3和20.5 6;其余1 1种期刊<1 0.0,其中中华骨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较低(<7.0),分别为6.0 0,6.1 3,5.9 9,6.1 0,6.1 0(表2)。
2 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学科影响指标比较稳定,平均学科扩散指标先升后略降(表3)。2 0 0 7年两指标的均值分别为0.8 1和1 0.7 3,均高于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5 5和5.0 9,也远高于1 7 6 5种科技期刊的0.5 2和4.6 9(表4)。
2.5 2 0 0 3—2 0 0 7年的来源文献量
来源文献量上升后趋于稳定的9种,一直上升的4种,较平稳的5种,呈波动状态的4种。增幅超过1倍的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3种,增长率
分别为1 3 4.0%,1 6 5.4%和1 1 7.5%;呈波动状态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1 2 0,1 2 4.1 6 8,1 6 3。5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2 0 0的只有中华骨科杂志(1 9 2);2 0 0—4 0 0的有l 8种期刊;≥ 4 0 0的有3种期刊:中华护理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分别是400,,445,,793 (表2)。
2 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呈上升趋势(表3)。
2 0 0 7年为3 6 9,略高于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3 5 6,远高于1 7 6 5种科技期刊的2 5 7(表4)。
2.6 2 0 0 3~2 0 0 7年的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
几乎每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都呈波动状态或波动性降低。平均基金论文比<0.2 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1 2和0.0 5;在0.2~
0.4的有l 2种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为0.3 9 4);≥0.4 0的有5种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44,0.4 0,0.5 8,0.4 8和0.4 3(表2)。
2 2种期刊的国际论文比几乎都呈先升后降或平稳下降或波动性下降趋势,到2 0 0 7年有1 4种为0,6种为0.01,1种0.0 2,1种0.0 6。每种期刊的平均国际论文比都很低,
≥0.0 2的有1 6种,其中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华骨科杂志较高(>0.0 4),分别为0.0 4 4和0.0 5 0;<0.0 2的有6种期刊,其中中华妇产科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0 1 0与0.0 0 8(表2)。
2 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呈波动性变化或震荡(表3)。2 0 0 7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2 8,略高于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2 5,而低于1 7 6 5种科技期刊的0.4 6。每年的平均国际论文比在前4年比较平稳,到2 0 0 7年陡降至0.0 0 6(表3);甚至略低于2 0 0 7年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0 0 9与1 7 6 5种科技期刊的0.0 1 0,只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表明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已大大减弱。
3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
表5列出了2 2种医药期刊2 0 0 3~2 0 0 7年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计算结果,其中I为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是对I进行修正后得出的相对评估值,为相对学术影响
力,更便于比较和排序,具体的计算公式见文献[1 1]。I一直呈上升趋势的有6种期刊,其中1种的I>1.0(1.2 6),2种的增长率>0.5(均为0.5 1);上升后趋于稳定(或先升后略
降)的有l O种,其中4种的I>1.0(分别为2.0,1.0 2,1.1 5,4.2 5);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的有5种期刊,其中2种的I>1.0(分别为1.4 4和1.2 0),且增长率均较高(0.7 1和0.7 5),表明这些期刊在调整后增长势头良好,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呈“V”形变化;在高位震荡的只有中华内科杂志,其I接近1(0.9 6),但增长率较低(0.0 7),表明该刊一直处于调整状态。I≥1.0的有7种,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 5;在0.5—0.9 9的有1 0种(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为0.9 9);I<0.5 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
志和中华眼科杂志较低(<0.4 0),分别为0.3 4,0.3 8和0.3 9。学术影响力增长率>0.5 0的有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较高(>0.7 0),分别为0.7 1
和0.7 5;在0~0.5 0的有1 6种,其中中华肿瘤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较低(<0.1 0),分别为0.0 9和0.0 7;<0的有2种,即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儿科杂志,分别为一0.0 5和一0.0 8,推测该两种杂志很快或已进入调整期。
表5 2 2种医药期刊2 0 0 3—2 0 0 7年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计算结果
注:为阅读方便,对表中I值均做除以1 0 0 0并保留两位小数的处理
4讨论
4.1影响力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
从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逐年上升看,所选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升高,2 0 0 7年各主要评价指标均值也远远高于5 4 9种医药卫生期刊与C J C R的1 7 6 5种科技期刊。该2 2种期刊的影响力变化趋势存在以下特点。
(1)主要评价指标(除国际论文比与扩散因子外)的数值较高,但增长幅度或增长率较低,相对学术影响力增长率也无>1.0的。
(2)指标变化趋势以比较平稳或轻微波动或先升后趋于稳定为主,因此这些高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增速已减缓,大部分期刊快或已进入调整期:部分在调整后增势较好;少部
分期刊一直处于上升期,如药学学报与癌症的多项指标数值较低,但增长率居前。
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估结果也显示,该2 2种期刊影响力的发展主要呈现4种趋势:一直呈上升趋势(6种);上升后趋于稳定(1 0种);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5种);在
高位震荡(1种)。
影响力一直上升的可以中华外科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2 6),列第四位,影响力增长率居中(0.3 3)。其总被引频次与引用刊数分别为3 4 2 5与3 5 9,分别列第三、第四位;来源文献量居第二位(4 4 5),其增长率最高(1 6 5.4%);他引率与学科影响指标也较高,分别为0.9 4和0.9 8。
第二种趋势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略有降低。这类期刊目前的影响力均较高,可以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为代表,其I居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 5;但增长率较低,
中华护理杂志呈负增长(一0.0 5)。其主要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居领先地位;中华护理杂志的影响因子居第一,中华医学杂志的引用刊数居第一。2 0 0 7年的总体影
响力降低可能与国际论文比大幅降低有关,也可能与其来源文献量增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总被引频次增加的作用导致影响因子降低有关。
第三种趋势是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可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4 4),居第三位,增长率居第二位(0.7 1)。部分主要评价指标居前,平均影响因子(1.5 1 3)居第二位,总被引频次(3 1 9 5)列第四位,引用刊数(3 3 4)列第五位;但其影响因子波幅最大(0.9 6 3),来源文献量的波幅也达1 2 0,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也呈波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 0 0 9,2 0(5)状态。
最后就是中华内科杂志呈高位震荡,其1接近1(0.9 6),但增长率只有0.0 7。其影响因子呈波动状态(波幅为0.4 5 1),但平均影响因子>1.0;平均他引率最高(0.9 7);引用刊数(3 8 5)居第二位;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呈波动状态,但平均学科影响指标与平均学科扩散指标较高,分别为0.9 8和1 3.0 7;其国际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比均呈波动
性降低,尽管其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指标变化趋势与动态评估模型评价期刊影响力各有特点,后者计算结果的数据比较直观,便于总结规律;前者比较感性与分散,可用于解释与印证所总结的规律。
4.2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期刊学科性质的影响。无论从引证指标的绝对数值看还是从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结果看,中华护理杂志都是一种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其平均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
散指标均最高,但是其平均引用刊数最低,仅为1 8 1。这表明该刊影响力已极大地受到其学科性质或刊载内容范围的限制;而刊载大内科、大外科与综合医学的中华内科杂志、中华
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其引用刊数均居领先地位。另外,单一器官或系统专业期刊的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也较低,如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出现双低,其I也最低。作为综合类的中华医学杂志,仅总被引频次、来源文献量、引用刊数居领先地位,而其I最高(4.2 5);其学科扩散指标较低与其学科内期刊数最多(9 2种)有关。
第二,受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居前二位的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的来源文献量均居领先第位,其中中华医学杂志的基金论文比较高(0.3 9 4);I列第五位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其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均靠前;所选2 2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均值也高于所有医药期刊。这些结果表明论文的数量与质
量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正向关系。但夏朝辉的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是有限的。
4.3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有待提高
基金论文比总体水平很低,2 0 0 7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2 8,虽略高于5 4 9种医药期刊的0.2 5,但远低于1 7 6 5种科技期刊的0.4 6,这表明国内的优秀医学论文外流现象已很严重。提高基金论文比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本研究中基金论文比较高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其相对学术影响力分别列第一、第五位;而基金论文比列第一位的药学学报,其I较高(0.8 4),增长率也居第三位(O.5 1)。优秀医学论文外流现象可能与我国现有的一些政策导向有关,导致一些好作品投向国外的、英文版的、S C I收
录的高影响力期刊。
国际论文比总体水平很低,且在2 0 0 7年又大幅降低,大多数期刊甚至未刊登国际论文或海外合作论文,导致平均国际论文比低于所有医药期刊与总体期刊的水平,说明在目前
的政策导向下,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已大大削弱。我国期刊国际影响力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阳 , [3,14,15],这有语言文字障碍等的客观原因,更有政策导向的问题与管理体制滞后、编辑与编委会缺乏竞争意识、科研人员自身积极性不够的原因[2,16]。
另一方面,影响力居前的中华护理杂志的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均靠后,反映出护理行业的科研活动与国际交流合作相当薄弱,国家相关部门需加大对护理行业的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