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床旁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尝试性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床旁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学教学之效果。方法 将护理专科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按照新南威尔士大学的C0x教授提出的床旁教学周期中的经历周期进行床旁教学前的准备,然后采用床旁教学5步“微观技能法”实施床旁教学。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床旁护理教学模式实施前教师对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评估结果相比较。结果实施床旁护理教学模式前后护理专业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包括:技术操作能力、问题发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配合协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6项均有较大的进步(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床旁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护理床旁教学模式;儿科护理学教学;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内心的火焰。作为一名护理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复合型的护理专业人才,并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学生的感悟、领悟、觉悟,真正地完成书本知识能量的转化并很好地运用于实践,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在2011年2~12月,对所执教的护理专业学生采用护理床旁教学的模式进行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抽取笔者执教的2010级护理专科2班5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名,女生36名;年龄20~23岁。所有学生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首先按照新南威尔士大学的C0x教授提出的床旁教学周期中的经历周期[1]进行床旁教学前的准备: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即学生的心理准备和教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进
行评估。接触儿科患者及家属之前的简单介绍:主要内容:(1)介绍学生以往的参与经历;(2)介绍学生见习期间跟患者接触的临床经历,如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各个方面;(3)介绍看到、听到、感受到和学习到的内容。目的是为了形成床旁护理教学的框架,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知道在床旁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采用床旁教学5步“微观技能法”[2]。包括:(1)达成共识,即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给予积极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其答案,这里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患者信息进行解释。(2)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时,让其进一步用证据来证实为什么持有该观点,以此探求潜在的推理过程。(3)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规则或处理方法。(4)告诉学生他们做得正确的地方,学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哪里做得很好,需要老师通过明确告知这一正性反馈来强化。(5)纠正错误之处,即在合适的时候讨论学生做得不对的地方,首先要给学生机会对自我表现进行评判。教学过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床旁护理教学模式实施前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评估结果相比较。
1.3 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考核指标
技术操作能力、问题发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配合协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共计6项。
1.4 考核方法及评判标准
理论性知识采用试卷笔试,技能性知识采用现场操作考核。两种知识成绩,前者占40%,后者占60%,满分为100分。成绩大于等于85分为强,大于等于65分且小于85分为一般,小于65分为差。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床旁护理教学模式后护理专业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均有较大的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医学教育特别是护理教育是“专才教育”模式,其课程体系较为单一,而且临床见习课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的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传统教育模式基于“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的理念,教学方法是单向灌输、注入式的。长期灌入式的教育,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缺失,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3]。那么教师的职能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以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均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习自主性和创新精神为前提。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存储知识的“容器”,整个的教学过程也不是用知识去填满“容器”。
关于床旁教学模式,目前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程序,具有随机性较大的特点。床旁教学是在患者面前进行的所有教学活动,不管是在门诊、
病房还是在会议室。床旁教学被公认为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和沟通交流能力最有效的方法[4-5]。通过床旁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尝试,师生双方均感受颇深。具体体现在:(1)
师生双方均转变了观念。开始注重“学”,而不是“教”;注重“学”的方法,而不是“学什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营造的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气氛以及探究性的教学气氛,而不再是教师课堂讲,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气氛。(2)使教师的备课更加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客观性、评价性、可操作性。整个教学过程前呼后应,更加有利于教学后反思与教学效果的评价。(3)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所学知识的转化和利用。因为床旁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均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间接地缩短了学生毕业后课堂到临床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工作入位。(4)为学生熟悉临床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前沿的临床知识和丰富的案例,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5)对学生工作入位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护患关系的融洽,自觉责任意识的提高,自我效能的发挥,心理资本的积累等均大有裨益。
总之,护理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护理人才的质量,而有效的护理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国外较为成熟的床旁教学模式和策略,已经为我们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要
求,开展护理床旁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提供了很好地借鉴[6]。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实践,不断地总结提高,才能在护理教育理念、理论、方法、体系等方面有较大的创新,护理教育改革才能步入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