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缓解与应对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措施,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对在儿科工作的55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在社会、工作性质与强度、人际关系应对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结论: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立支持系统,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帮助儿科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
【关键词】儿科护士心理压力
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儿科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相应较大的心理压力,既影响患儿的康复与身心健康,同时也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与护理工作质量[1]。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干预方式对我县3所医院的55名儿科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我县3所医院的5 5名儿科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年龄2 0~4 5岁,平均年龄2 8.6 0岁。学历:中专2 0名,大专及以上35名;职称:护士2 1名,护师24名,主管护师10名。从事护理工作2~2 3年,平均8.4 0年。均无身心疾病。
1.2 方法问卷由调查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3部分。一般资料包括护理人员所在科室、年龄、工龄、职称、学历及婚姻视况等。儿科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调查含有5个方面。应对方式包括合理化、求助、自己解决;应对效果分完全有效(采取应对方式后压力消除),部分有效(采取应对方式后压力缓解),无效(采取应对方式后压力无缓解或增高)。共发放问卷5 5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9 6 1 36%。
2结果
58.5%(31/5 3)儿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采用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而4 1.5%(22/5 3)采用消极应对方式。8 8.7(47/5 3)%儿科护士认为采用的应对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效地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
3讨论
3.1儿科护士心理压力
3.1.1 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服务的直接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均不够完善的患儿,无法直接交流沟通或沟通困难,观察病情、健康教育相比于成人患者,存在诸多障碍。病情变化往往不易察觉,护士须密切观察,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并根据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及抢救措施,所以护士常处于紧张的应激状态[2]。
3.1.2 繁重的工作量。护理工作相对成人科室繁杂、琐碎,同样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护士付出的劳动往往要比成人科室的护士高出好几倍。由于儿科住院患儿病程短、周转快、技术要求高,儿科护士人员相对固定,导致护士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加班加点,不能正常上下班,致使生活无规律,使人体生物钟紊乱,影响护士的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易造成情绪激动及不良心理状态,长期如此易导致心身疾病。
3.1.3 嘈杂的工作环境。儿科病房的患儿哭声不断,零乱、嘈杂,现在家庭多为4-2-1结构(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孩子),往往1个孩子住医院,几个家属来陪视,护士经常在劝退陪视人及整理病房时与家属产生冲突。儿科一般留有陪视人,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都在家属的监督下进行,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3.1.4 高要求的专科技能。护士资历浅,工作经验相对不足,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科疾病知识不熟悉和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欠缺,心理素质也不够成熟。特别是新护士,在危重儿急救技术、应急能力等方面更差。初期面对工作总是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紧张,往往影响护理操作技术的正常发挥,工作不能做到位时就会产生焦虑、内疚、缺乏自信等心理紊乱综合征,从而影响心理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3]。
3.1.5 患儿家长不理解。患儿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孩子生病后,家长焦虑不安,对儿科护理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到院后迫切希望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缓解,治疗、护理即时见效,有些家属医学知识缺乏,对独生子女溺爱,担心一些检查和治疗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导致不配合甚至对护理人员要求过高。静脉穿刺如不能一针成功,家长往往由于心疼孩子而怀疑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甚至动手打人。因此,儿科护士除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外,还要承担沉重的心理压力,久而久之,易造成负面心理负担[4]。
3.2缓解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
3.2.1 树立热爱儿科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通过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护理程序和护理技能,年长护士的言传身教,使年轻护士真正地树立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深刻体会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学会换位思考,从患儿家属的位置思考处理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3.2.2 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护士应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工作中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旦在工作或生活中受阻,要及时调节,学会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提高适应能力。遇到患儿家长情绪激动时要学会忍耐,避免与患儿家长争吵。只有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
3.2.3 加强护患沟通。护士必须从患儿入院开始,认真正确地评估每一位患儿及家长的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要特别重视肢体语言的表达,如应用微笑、抚摸等肢体语言,缩小与患儿的心理距离,恰当地表扬及鼓励,可获得患儿与家长的信任、尊重,使其积极配合护士治疗和护理工作。另外,要合理地运用/换位思考0与/宽容0,及时表示对患儿家长的认同感,并进行耐心解释,使家长能主动接受并配合所实施的护理操作。
3.2.4 改善病房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医院管理者应尽量为儿科护士提供一个心理上感到安全、宽松、团结、友善的工作氛围;科学安排值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以减轻护士的体力消耗[5]。努力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改善儿科嘈杂的病房环境对护士的不良刺激。为护士提供均等的晋升、学习机会,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对新来的护士做好心理疏导,让他们及早认识特殊的工作环境并尽快适应;多与老护士沟通,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使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3.2.5 实行人性化管理。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充实上进,但过大的心理压力能使人过度疲劳和心智提早老化。当护士面对各种压力而感到身心疲惫时,作为管理者应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照顾,应尽可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分配人员,以缓解因工作紧张而导致的心理压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