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搜索类型: 期刊 | 论文
    口腔患者牙科畏惧症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人I1统计学、社会学和院前行为等因素对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牙科畏惧症同卷及其影响因素对200I=I腔专科医院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自编的牙科畏惧症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性另lI、年龄、社会压力、治疗费用负担等与牙科畏惧症不存在显著影响;医院信任度与牙科畏惧指数呈边缘显著正相关(P—o055);控制人口统计学和社会学变量后,院前行为能够显著预测患者牙科畏惧症程度,变异解释率达29%,其中担,0就诊和昨晚休息呈显著正相关(P05)。结论:牙科畏惧症是一个复杂的情绪反应,关注患者院前行为、提高医院综合诊疗水平能有效防治牙科畏惧症。

    [关键词]牙科畏惧症成人相关因素

        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又称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是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的某些环节的害怕,表现为:烦燥不安,心悸,出汗,高声叫喊,呼吸困难,躲避或拒绝治疗等。虽然口腔治疗的技术不断发展,但牙科畏惧症依然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威胁大众腔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问题[1]。牙科畏惧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往大量研究较少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医院层面的影响及院前行为等。为此,本研究针对成年人,拟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人口统计学、社会学和院前行为对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发展与防治的规律提供实证研究的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门诊20095—6月就诊患者200名。每名患者自愿独立完成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26份,占63%,其中男性58名,女性68名,平均年龄(38587)岁。

    12调查内容牙科畏惧症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生活压力、经济负担、医院信任度和院前行为。采用视觉类别量表(1100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压力和医院信任度;治疗费用负担采用3点计分,1=“无负担2=“有负担3=“有严重负担;院前行为包括3个条目,包括您担心今天的就诊吗?”昨晚您休息的怎么样?”您曾经想取消这次就诊吗?”。前2个条目采用3点计分,后1个条目采用2点计分(是或否)。自编的牙科畏惧症评估问卷:包括15个与患者接受口腔治疗过程密切相关的情景描述,如坐在牙科治疗椅上闻到牙科诊室的味道等,要求患者在Likert5点量表中评估自己在当时情景中产生恐惧、忧虑或不愉快的程度。1=“没有2=“有一点3=“有一些4=“比较多5=“非常多。将总分除以条目数后的畏惧指数作为评估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指标。

    13统计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在SPSSl00中完成,包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自编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多层线性回归、方差分析等,以Pd005为显著性指标。

    2结果

    21牙科畏惧症评估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验证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斜交旋转)验证自编牙科畏惧症评估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KOM=090Bartlett球形检验P<005均说明数据适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如表1所示,以特征值大于等于1作为标准,可提取3个公因子,但考虑到第一公因子的特征值大于3倍以上的第二和第三公因子的特征值,而且所有15个条目在第一个公因子上的因子负载均大于030(o36o91),因此,认为牙科畏惧症评估问卷具有单维性,且效度较好。15个条目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表明,克朗巴赫a系数=094,且删除任意条目后并不能增加问卷的信度系数,说明问卷的信度较好。以上信度和效度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基本要求,说明自编的问卷能够较好反应患者牙科畏惧症的水平。

    22牙科畏惧症相关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和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治疗费用负担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而3种不同院前行为表现的程度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5)。非常担心就诊患者的畏惧指数显著高于有些担心和不担心的(P05);就诊前夜休息差的畏惧指数均高于休息好的和一般的(P<005);想取消就诊的显著高于不想取消就诊的(P05)。视觉类别量表的结果表明,患者生活压力指数为4252±3144,对医院的信任指数为80221843。相关分析显示生活压力与畏惧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相关系数a001P>O05;对医院的信任指数与畏惧指数存在边缘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a=--017P=O055

    23牙科畏惧症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为了排除各种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以畏惧指数为因变量,对相关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第一步为人口统计学指标。包括性别和年龄;第二步为社会学指标,包括社会压力、治疗费用负担和医院信任度;第三步为院前行为,包括担心就诊、昨晚休息和想取消就诊。分析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在回归方程中贡献量不显著,可解释变异仅为2%。同样,社会学指标在回归方程中贡献量也不显著,可解释变异仅增加了3%。在控制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医院信任度指数与畏惧指数与呈显著正向关(P05),但引入院前行为后相关关系不再显著。控制人口统计学指标和社会学指标后,院前行为显著增加了畏惧指数的可解释变异,共增加了29%。其中担心就诊和昨晚休息与畏惧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PdO05)

    3讨论

        牙科畏惧症是口腔临床患者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会导致患者回避治疗,严重危及患者口腔健康心]。本研究通过对西安三甲级口腔专科医院综合科200名患者的调查研究表明自行编制的牙科畏惧症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在一致性信度,包括15个与患者接受口腔治疗过程密切相关的情景描述性条目。问卷的单维性支持Stouthard等的研究结论,存在牙科畏惧症的患者不一定会在其他威胁情境出现严重畏惧或焦虑反应[3]。同时,研究中治疗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指数与牙科畏惧指数间不存在显著相关,也支持以上论点。

        牙科畏惧症是一个涉及人口统计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复杂现象,各因素间相互影响,虽然部分学者对某些问题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结论,但由于文化差异、被试取样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研究结果亦存在不同意见【4】。一般认为,女性的心理情绪如应激、抑郁、恐惧等均高于男性,而口腔畏惧也与这些情绪相关,因此女性高于男性¨]。但也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发现这种性别差异。本研究中与多数研究结论不一致,没有发现牙科畏惧症存在性别和年龄的显著差异。如果将牙科畏惧症作为患者在医院进行口腔治疗这种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反应,那么患者在来院治疗前的心理状态和预期会成为诱发患者出现牙科畏惧症的关键环节印]。本研究发现院前行为能够显著预测患者牙科畏惧水平。不同程度地担心今天的就诊、治疗前一天的睡眠状况、是否考虑过取消就诊等因素与患者的牙科畏惧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院前行为状态越差的患者越容易表现出高的畏惧水平。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在控制人口统计学指标和社会学指标后,院前行为能够解释牙科畏惧指数变异的29%,担心就诊和昨晚休息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与侯锐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这提示,如果医生在治疗前简单询问患者的院前行为表现,就能够较好地预期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牙科畏惧症状的程度,以便做到提前预防,提高诊疗质量。医院信任度是研究中一个具有边缘显著性的保护性因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越高,牙科畏惧症的程度越低。以往众多研究表明,医护群体、医院关系是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心理学因素。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消极的诊疗行为会导致患者的畏惧水平增加5倍,且更容易出现医疗纠纷引。医院信任度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指标,是患者对医院医患关系、医疗条件、医疗技术等多方面的总体评价,在这一点上,本研究的结论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笔者的研究之前,针对牙科畏惧症的研究中医院层面的变量尚涉足较少,而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能对于总体防控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和发展、更好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提供新的着眼点。

Copyright © 2013-2024 yixueh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最佳分辨率 1024*768 投稿邮箱:gudaowenhua1191@163.com 公司地址:衡水市桃城区榕花街通衢苑8号楼1-201

在线客服